•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夫妇之道,所谓的妇唱夫随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但同时他们也向往闺阁之中的友爱之道,这种友爱不仅指感情中的互相倾慕和爱恋,亦指心灵的同频共振,如:“钟鼓乐之,琴瑟友之,”即年轻男子用弹琴鼓瑟来亲近自己喜欢的女子,借以钟鼓的音律来取悦女子的芳心。《诗经》中的《关雎》就表达了这种青年夫妻高雅而和谐的生活情调。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与老公赵明城就展现出了这种充满风雅情调的夫妻生活。李清照擅长诗词,喜欢收藏古文物。赵明城喜好读书,对金石之学颇感兴趣。夫妻俩人不但琴瑟和鸣相亲相爱,而且各赋才情,闲时在一起猜书喝茶,共同研究金石、古玩和文学,神仙眷侣般的生活羡煞旁人,后代文人对此赞口不绝,无比羡慕。

  • u=319610225,3823040897&fm=173&app=49&f=JPEG-2.jpeg

  • 李清照旷世奇才,出生于书香门第,生活在一个文化素养极好的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因博学多才,又写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在士林中颇负盛名。母亲是状元之孙女,才情和学识也很高。李清照待在闺阁之中就以一首《如梦令》词闻名全城,成为家喻户晓的才女。在这种文学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中熏陶,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李清照有这么高的才情和禀赋必然的。

  •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21岁还是太学生的赵明城。赵明城的父亲赵挺之,当时担任吏部侍郎,管阶虽然高于李清照的父亲,但从表面上看还算门当户对。赵明城是三兄弟当中最优秀的一个,宋代有名的诗人陈师道曾夸赞赵明城:“赵挺之有一个小儿子叫赵明城,对文章道义之教尤其喜欢,只要看到苏轼、黄庭坚的诗文,哪怕是残章断句,也一定要抄写收藏起来。”李清照嫁给一个好评如潮的优秀青年,也是十分称心如意的。俩人情投意合,无形当中建立一种同频共振的文学婚姻,以研究诗书、文学为纽带来缔造他们永久的爱情佳话。

  • 对于李清照来说,人生正是妙龄年华,找到了如意郎君,那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而赵明城也正值青春年少,娶到了文采出众的妻子,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啊!少年夫妻的美好时光,让他们陶醉其中,快乐其中。

  • u=1065628958,3374641727&fm=173&app=49&f=JPEG-2.jpeg

  • 从李清照这一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世界的夫妻感情有多甜蜜。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清晨醒来,听到门外有叫卖花的人,于是买了一枝带着露珠的鲜花,又怕老公看到花后说自己的容貌不及鲜花楚楚动人,所以就把花插在了头上,一定要让老公说是花好看,还是自己好看。夫妻之间的逗趣体现出一种感情的融洽。

  • 他们二人的结合互相影响着对方,李清照看到老公的收藏,马上被这种博雅君子的生活所吸引,并积极热情的去研究老公的金石刻辞和古书字画,阅读了很多从未读过的书籍,知识学问日益精进。李清照擅长诗词,而赵明城无论是在天分上,还是灵性上都不及自己的妻子,所以赵明城更像一个学者,对妻子是满眼赞赏和倾慕。于是,他就奋笔疾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了50余首诗词,把李清照的一首《醉花阴》词放在其中,请友评判哪首写的最好,友人看后指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最好!而这三句正好是李清照《醉花阴》里面的三句词。赵明城不服,就去街上找一老翁评判,老翁不识字,就说你读给我听,读完后老翁也得出和友人同样的评判结果。

  • 婚姻生活不单单只是风花雪月的二人世界,甜蜜和谐的快乐是短暂的,赵明城是一名在校生,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耽误学业,可不是谁都可以到太学去学习的,只有达到一定品级的官员子弟才有有资格去。所以,赵明城非常珍惜自己“太学生”的学习机会,为了能尽快取得仕途,赵明城还是带着对妻子的不舍与牵挂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不过每月的初一、十五还是可以回来与自己的妻子相聚的。读书、研究金石以及收藏文物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夫妻二人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夫妻二人相守的时候,以读书取乐。

  • u=4118263821,1235121930&fm=173&app=49&f=JPEG-2.jpeg

  • 赵明城离家的时候,李清照写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如《点绛唇.思闺》: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暮春时节,寂寞闺房中,相思之苦把人煎熬得柔肠寸断,千丝万缕的愁丝剪不断,理还乱。正在惜春伤神时,春雨却在无情地催打着花朵,一片片落花飘零如雨。百无聊赖,依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春天再好也没心情去赏美景,良人啊,你在何处?望断天涯,只见芳草萋萋。此诗表达了李清照思念夫君的心境,满腹愁绪无处诉说,只得挥笔抒情与指尖。一次庙会上夫妻二人遇上了喜欢的古书字画,两个人都爱不释手。因经济尚未独立,不惜拿自己的衣物典当,换取自己喜欢古书字画。剩下的零钱买些水果零食,回家两个人一边看书,一边享用零食,好一对有着同频爱好的小夫妻,听着是不是让人挺艳羡的。

  • 他们的每一本书都犹如珍宝,如果哪本书有破损就会拿出来重新整理,修复装帧,再题写书名,使其完美。李清照20岁的时候,赵明城开始了仕途的生涯,有了工作,也就有了工资,可以挣钱给妻子买更多喜欢的书籍啦!生活比从前有所改观,但他们的物质生活依然粗茶淡饭穿戴一般。只是收购金石、收藏古书籍的欲望更加强烈了,恨不得收尽天下古文奇字,但这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要金钱的。遇到古玩古物,奇书字画,价格昂贵的还是免不了典当衣物,他们的这种爱好如赌瘾一般,不可自拔。最让他们耿耿于怀的就是看到了一张《牡丹图》,南唐徐熙的名作,价格令人咋舌20万银两。就是富贵的家庭花20万买一副古画也是不易的,何况他们家境一般,根本买不起,最后只能含痛放弃。

  • 藏书,读书是二人的共同爱好,相比之下李清照更爱读书,赵明城更爱藏书。饱览群书的李清照记忆力超强,每次饭后李清照会拿出堆积在案头的经史书籍,两人互相考问,然后翻书判断正误,胜者先饮茶,败者无。获胜的李清照得意忘形,哈哈大笑时会把茶水抖翻。

  • u=790807024,3956288549&fm=173&app=49&f=JPEG-2.jpeg

  • 最喜欢看他们俩人把收藏的书画钟鼎,拿出来欣赏,小心抚摸,研究其造型款式,并讨论其中的绝妙之处,直到深夜乐此不彼。时间流转,这期间李清照九死一生经历国破,夫亡。收藏的文物也大多毁于战乱,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没有赵明城的陪伴,也没有孩子,失魂落魄的李清照犹如落单的孤雁,面对未来不知所措,前途一片迷茫。

  • 晚年写的一首《声声慢》表现出她孤独处境中惘然若失的心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孤独的晚年生活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