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是在书香世家出生的,她的父李格非是北宋文章名流,也是苏轼门下的弟子。她的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知书达理,饱读诗书。家里有书万卷,在耳濡目染下,李清照从小就喜欢读书,才思敏捷,少有才名。李格非与当时的名流往来很亲密。李父经常和他们谈古论今,鉴赏诗词书画。每当这些时候李清照就在旁边听着,增长了很多见识和知识。

  • u=2776991088,614833099&fm=173&app=25&f=JPEG.jpeg

  • 在她16岁那年的春天,李清照跟着父亲来到汴京,开始了新的生活。为了培养她,李父请来了琴师,教她古琴。弹琴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还能锻炼注意力,读书累了,可以弹琴消乏解闷。当时的女子有才情的人不多,像李清照这样出身世家又天姿聪慧的更是少见。不久后,因为一首词,汴京文艺圈才知道了这位才女。三月下旬,花都开始凋谢,只有海棠花期晚,形神俱佳让人爱怜。李清照爱花成痴,经常说一些痴语。

  • u=1596517626,1501938493&fm=173&app=25&f=JPEG.jpeg

  • 黄昏时候,风雨很急,狂风一阵阵拍打着院子里的海棠树,李清照喝了几杯酒,在醉意朦胧的时候,很是担心院里的海棠话被风摧残,便让侍女一直察看。等到早上醒来的时候,侍女卷起帘子侍奉她洗漱,但是她仍昏昏沉沉,还有一丝酒意,开口就问:“海棠花已经被风吹落了吧?”侍女看了一眼窗外说:“小姐您就放心吧,海棠花和以前一样开得很好!”

  • u=958016070,1407432750&fm=173&app=25&f=JPEG.jpeg

  • 清照突然坐起来,高兴的说:“是真的吗?那应该是"绿肥红瘦”了呀!”所以作词一首,表达了少女感春怀春之情。在她眼里,海棠虽然美丽但是花期很短,像少女的容颜一样很快就消逝了。词中隐隐约约透着她的春心悸动。《如梦令》这首词竟然被文艺圈里的人知道了,大家赞不绝口,虽然篇幅很小,但是充满灵动感情丰富,很有节奏,尤其是那一句“绿肥红瘦”,更是清新绮丽,散发这少女的气息。一时间,李格非的女儿成了“士大夫莫不称之"的才女。

  • u=1828270499,3027146377&fm=173&app=25&f=JPEG.jpeg

  • 李格非很是高兴不禁感叹:我的女儿要是男儿身,或许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啊。李清照在当时红透了汴京的文艺圈,引起了赵明诚的注意,他是青年才俊,同时出身书香名门,和清照年龄一样,是中书侍郎赵挺之最小的儿子,喜欢搜集金石书画,在文艺圈内有点名气。他对李清照心生爱慕,多次打听李清照的故事,他非常想认识这位才女。他父亲与李格非不仅同时在朝廷当官,而且还是同乡。想了很久,他决定上门拜访李格非。

  • u=3520381411,3688173466&fm=173&app=25&f=JPEG.jpeg

  • 李府的大门在初夏的一个早餐被敲开,当时的李清照正在荡秋千。她抬头一看,一位帅哥站在门口,正脉脉含情地望向她。她从秋千上慌忙下来,手都不想洗了,鞋也不穿就跑了,金钗在跑的时候滑落了,薄薄的衣衫都被香汗都渗透了,李清照这个少女好奇心很重,走到门口,她用青梅的叶子挡住了她的身子,躲在青梅树的后面,偷偷的打量着这位客人。赵明诚望着她小鹿一样奔走的身影,很是可爱,心想:不知道这位是不是传说中的词女呢?

  • u=3622773008,1204190976&fm=173&app=25&f=JPEG.jpeg

  • 后来,文艺圈流传了一首词,赵明诚看后哑然失笑,原来那天看到的就是李清照啊。这是一个成功的会面,李格非对这位聪明儒雅的年轻人很是满意。多方面打听,知道了他的家世背景与自己家世很是相当,而且知识渊博、沉稳又忠厚,也和别的高官子不一样,除了与他父亲的政治意见不一样,两人的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心中的女婿非他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