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05471041844cab066959.jpeg

  • 说到李清照,就会想到赵明诚。我们都熟悉李清照,在词方面是一个高峰,但对她的丈夫赵明诚就不是那么熟了。其实,赵明诚在金石、古文字方面是很牛的,可谓执牛耳。甚至我们今天封他为金石学家、古文字研究家、文物收藏鉴赏家。

  • 赵明诚,1081年出生,大李清照3岁。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这是一惯的说法,其实,赵明诚出生在青州,孩童、少年时期也基本在青州度过。这就说到他的父亲,明诚父亲赵挺之年轻时就迁居青州,并娶了当时青州大夫郭概的女儿,郭概是四品大员。——当然,赵氏也算是官宦之家,明诚祖父赵元卿还是东州某县令呢,也算门当户对。

  • 赵挺之与郭夫人育有三子四女。明诚是老三,两个哥哥存诚思诚都是进士,后都在外地做官。

  • 余身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石。’(《金石录》序)偶尔也到父亲的任所呆一段时间。父亲在德州任官的时候,就曾接触过黄庭坚

  • 赵挺之大概在52岁的时候,才入京做官,相对稳定。那是1091年,明诚才12岁。又过了几年,明诚18岁的时候才入京跟随父亲。3年后,成为太学生。在做太学生期间,和清照结婚。

  • 明诚是怎样和清照认识的呢?有个小故事。元宵节相国寺花灯时,明诚和清照的从兄李迥结伴游玩,遇到清照,可谓一见倾慕。以前读过清照诗词,本已赞赏,今一见其人,更是悦心。回去后,委婉向父亲谈及,‘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挺之恍然大悟,便派人向李家求亲。一段千古姻缘,就此注定。

  • 婚后,明诚对金石的志趣有增无减,日趋痴迷。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

  • 然而,仅仅几年,赵挺之去世。明诚受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那是1107年,27岁的明诚带着清照回到了青州故里。1107—1127年,二十年,是明诚金石事业最有成就的时期。在1121年,明诚知莱州前,十四年,基本上在青州,夫妇共研学问,翻书赌茗,是他们最美满的时候。

  • 154054717181489997d3fa9.jpeg

  • 在青州闲居时,1111年,32岁的明诚,回了趟他并不熟悉的老家—诸城,登超然台,并在园中太湖石上题下‘云巢’(乾隆时改名易安园)。超然台,还是苏辙命名的[1] 。1075年,39岁的苏轼从钱塘来到了密州(诸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苏轼《超然台记》)明诚登台时,东坡已故去10年了,也有凭吊的意味。

  • 15405471570652d7d866f77.jpeg

  • 也是在闲居期间,明诚曾四游仰天山。仰天山,青州西南,离青州有近百里。(也无怪乎他们要在那过夜)赵匡胤曾留下足迹,并建文殊司(仰天寺)。明朝状元赵秉忠、清朝状元刘墉都曾来此膜拜过。——这是后话。明诚游仰天山可不是独自一人,得找几个心性相投的朋友。就说最后一次吧,至少有五人。‘卢彦承、赵守诚、明诚、克诚、谢克明,辛丑四月廿五日同游’。辛丑是1121年,明诚41岁,当年不久出仕莱州。这个谢克明,是明诚的姨表兄弟,至少三次陪明诚游仰天山。谢克明的亲哥谢克家,曾做到南宋的副宰相。

  • 莱州三年,淄州(淄川)三年,1127年,调到江宁。社会动荡,也无心思学问,历史记载也少。两年后,1129年,49岁,病逝。从此,把孤独无助留给了清照。

  • 1540547206231dfb2ea5254.jpeg

  • 明诚死前,《金石录》并未完稿。李清照在流亡途中,整理勘误,付之印刷,并留下了凄楚婉约动人的《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 (有人丢了弓,总有人得到弓,又何必计较。楚弓楚得,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 相关知识链接(编者注:[1]

???1_??.jpg超然台位于山东诸城市内,为北宋熙宁八年(1075)苏轼任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建。当时诸城西北墙上有"废台",苏轼"增葺之"而成,"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其弟苏辙依据《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文意,命名曰"超然",并作《超然台赋》予以赞咏。超然,即超脱尘世、乐天知命的意思,后引发苏轼《超然台记》横空出世,成就千古名篇。有人评曰:"若无子由明兄意,神州那得超然台。优游物外迪心智,诸城至今寻旧台"。苏轼政务之余,或远眺名胜古迹,或抚琴抒发情怀。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即是在此台上一气呵成的。

超然台1947年拆除。2007年秋,超然台在整整消失了60年后又在原址附近开工复建(据历史记载,超然台原址在超然台路以 南、台下巷以西,即现址西南百米的位置上)。整个工程依原有的规模,按3倍的比例进行扩建。共占地20余亩,台高10.74米,宽28米,长160米,建筑面积为7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总投资7000余万元。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作《望江南·超然台作》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