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的文坛,我们只得了这么一个李清照。与其他文人相比,李清照的作品并不多,只有五十多首而已,我们到底爱她什么?爱她的大胆,爱她的任性,爱她的痴情。

1.jpg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哪个大家闺秀会像她这般调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古代哪个女子敢用这样的话讽刺懦弱的达官贵人们。“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哪个女子敢这样调侃新婚丈夫。自李清照仙逝后,我们就再也难找到可以与之媲美的才女了。

2.jpg

    但事实上,每一个民族,都会因为自己的才女而感到骄傲。尤其是对于那些文风并不盛行的国家,才女更显可贵。本期笔者要带大家认识一位“越南版李清照”。此女名叫胡春香,被誉为越南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生于1772年,卒于1822年,相当于我们的乾隆、嘉庆年间。和李清照一样,她传世的作品不多,也是五十多首。这些作品大多用“喃字”创作,她也被称为“喃字”诗女王。

3.jpg

    所谓“喃字”,就是汉字形体的文字,简单说就是用汉字的形,结合越南的发音和意义,而形成的一种文字。“喃字”虽然不是汉字,但是是从汉字幻化而来,因此这种文字很多方面和汉字类似。胡春香用“喃字”写诗时,遵循了汉字诗的一些特征,比如格律、用典、对仗等等。

本期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两首胡春香的诗作,这两首诗比李清照还大胆,霸气,如果放在我们古代,可能要挨骂。

《妾妇吟》

人盖棉被人寒苦,共夫劫数千刀诛。

五奏十合偶同帐,一月几回有亦无。

强吞糯饭饭馊臭,但做帮工工无酬。

早知妾身贱如此,宁守空房似当初。

4.jpg

越南女子

    胡春香生活的时代,在越南是一个父权社会,女性地位极低。越南当时不仅实行一夫多妻,而且在家庭生活、经济生产方面,女性都是男人的附庸甚至占有物。越南与中国相比,没有儒家的伦理道德加以约束,因此男子往往可以为所欲为。胡春梅的诗的主题,最重要的就是写妇女的呼喊。

    《妾妇吟》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质朴而大胆,毫不掩饰。其中首句写这个妇女嫁入一个寒苦之家,但却愿意“共夫劫数千刀诛”,这便是中国的所谓“贫贱夫妻”。第二句就颇为大胆和曝露了,“一月几回有亦无”,这是说生活方面,丈夫总是应付了事,这要放在古代,肯定要被骂不正经。三句写生活和经济上的压迫,最后一句感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5.jpg

胡春香的诗除了大胆,还往往信手拈来,生活中的平常物事,在她手中都能入诗。《菠萝蜜》、《馅螺》、《咏扇》,这些越南女子日常接触的事物,都成了胡春香笔下的诗。其中有一首《汤圆》,大胆而绝妙:

《汤圆》

妹身又白又匀称,哀与山河共浮沉。

搓圆捏碎随人意,唯守丹红一片心。

6.jpg

    胡春香的《汤圆》句句写汤圆,“又白又匀称”,还在沸腾的“山河”水中翻滚,制作的时候任人“搓圆捏碎”,但是中间的“心”却不能露出来。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汤圆。然而更有生活经验的人,忍不住要陷入遐想。胡春香就是故意用汤圆比作女子,女人们虽如汤圆般脆弱,任人搓圆捏碎,但却坚持内心的忠贞,守着“丹红一片心”。

这两首诗虽然与我国才女的作品相比,遣词上并不高明,也没什么意境可言,但为古代女子呐喊的精神内核是一样的。大家喜欢这位越南女诗人吗?欢迎讨论。

相关知识链接(编者注:)胡春香 (越南女诗人)

胡春香(越南语:Hồ Xuân Hương/胡春香,1772年-1822年),越南女诗人,生于后黎朝末年,经历西山朝,卒于阮朝初年。胡春香擅写喃字诗,被誉为越南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的诗在内容和思想上历来引起不少争议,越南历代对她褒贬不一,却在形式和艺术技巧上有惊人成就,而她的生平也是另一个具争议性的话题。现代越南诗人春耀肯定了她对越南文学发展的贡献,称她为“喃字诗女王”。  她的诗大多散佚,仅存五十首,收录在《春香诗集》中,   亦传诵一时。 

童年身世:由于缺乏史料记载,胡春香的生平有些不清楚之处,其生平事迹多由其作品推断而来。  她祖籍乂安琼流县琼堆村,在郑主统治之时,出生于升龙(今河内)看春坊的一个儒士之家,  据《胡宗世谱》及《胡族宗次谱记》所载《胡宗世谱》:“丕演,生女春香于看春坊。”,胡春香为胡丕演(又名胡丕训)之女,而越南学者胡俊粘亦称胡丕玄(又名胡丕统)所编的《胡氏族谱》中亦有记载:“胡丕训生从,一名演,生女春香于看春坊。”然而有学者根据胡春香第二任丈夫陈福显的史料,认为胡春香是于1818年(阮朝嘉隆十七年)被陈福显纳为妾,当时胡春香应未过五十岁,而胡丕演生于1703年,换言之在胡春香出生时,胡丕演已七十岁,因此认为胡春香并非胡丕演之女。对于此问题,胡春香著名研究者黄春罕根据其他学者之研究描绘出族谱,证明胡春香为胡丕演之妾所生之女。 越南国宝级女诗人胡春香3_副本.jpg

胡春香的诗属于较为多层次、多含义的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当中常会有不同的评价,甚至同一人在成长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解读。除了反对封建礼教的时代精神外,平民化色彩和维护女权的意识也是她的诗主要的特色,这些特色历来被人们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9]  如把胡春香诗翻译成英文并编成诗集《春华》(Spring Essence)的美国诗人约翰·巴拉班(John Balaban)表示:“胡春香在自己的时代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今天也许依然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群的诗人。这不仅仅因为她融合了高雅文学的传统和早期的街头语言,她的诗文中还蕴藏了女权主义等当下生活的主题。” [7]  但另一方面,由于她的诗常涉及性爱描写,也引来不少批评,尤其是正统儒家文学所不容。正因如此,从古到今胡诗一直引起不少争论和批判,由1960年代至今,越南文学家对她的评价一直争论不绝,被称为“胡春香现象”。

反封建陈腐以及女权意识的肯定

胡诗无论是双关语还是稽古用典,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她对世俗社会和封建名教礼法的厌弃和对黑暗的叛逆、反抗与嘲弄,以及对爱情的向往,令不少读者产生共鸣。在主流意识的评论中,不少学者均同意胡春香的诗具有反封建意识。 

胡春香是越南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而寂寞的声音,她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勇气和胆量去挑战陈腐思想,引起当时越南社会共鸣。当其他学者独善其身、沉醉自然或缅于醇醴的时候,胡春香却独自以欢快的情绪,用她的诗去对当时充满不公义的越南社会作出反叛的控诉,表达出女性的愤慨。而美国诗人亨利·米勒为美国女作家艾瑞卡·琼(Erica Jong)在1976年出版的小说《怕飞》(Fear of Flying)撰写的序中说:“她写作像男人,然而她是个完全女人的女人。在很多方面她都要比很多男作家直接和坦白。”(原文为"She writes like a man. However it is a woman with 100% woman. On many points, she is more direct and more frank than many male authors.")

其他

除了认为她的诗淫与俗的批评外,有人指出她的《熏风得梦志与我看因述吟并记》表示不惜以分手作为代价,劝导情人熏风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应儿女情长,就认为她是个热衷功名利禄、追逐荣华富贵的人。但亦有人认为她生活在动荡的时代,除了追求爱情、满足个体欲望的小人生之外,她更关心国家兴衰,人民疾苦的大人生,并认为她劝情人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为了夫贵妻荣的看法是流于片面的。

(“相关知识链接”摘自百度百科《胡春香(越南诗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