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文君与李清照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她们一个出身巨富之家,一个为名门之后。她们用自己的才情征服了所在的时代,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在男权社会却能大放异彩,为女人争得了一席之地,堪为女子楷模,千年以来,备受尊重。

  • 尤其是李清照,所作诗词在当时就很有名气,受到苏轼大弟子晁补之的赏识。南宋王灼在其诗词评论《碧鸡漫志》一书中更是指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可见评价之高。

  • 卓文君则是以敢爱敢恨而出名,并留下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千古名句。她和司马相如连夜私奔、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让多少“少年郎”、“妙龄女”钦佩不已并为之向往,她使人们相信了人间是有真爱的。

  • 1000-54.jpeg

  • 芭蕉绿绮

  • 出现得早的,不一定是对的;出现得晚的,又恰似其人。诸多少男少女往往在没有能力选择的时候,却要决定一生的幸福。当发觉过得不如意的时候,已经深陷“围城”,有儿有女,又人到不惑。此事古难全,这是没办法的事。“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笔者觉得还是必要的,他们的“选择”有时候或许更加合理,也更加靠谱。

  • 幸运地是卓文君和李清照运气都不错,她们都在合适的时候遇到了对的人。这真是上天的眷顾,能有如此机缘,实乃人生之幸。她们在人生的开端就直达山顶,让千万人难以企及。

  • 爱情是甜美的、激烈的,她让心内有了归属,让整个灵魂有了寄托,可激烈的感情往往不能长久。一旦进入婚姻,琴棋书画、风花雪月,就会被柴米油盐、日常琐碎替代。激烈逐渐回归平静,甜美慢慢变得乏味。却很少人意识到:细水方可长流,平淡亦是幸福。

  • 1000-55.jpeg

  • 当壚涤器

  • 卓文君和李清照自是不能免俗,她们照样遇到大家都会遇到的情形。

  • 司马相如因《子虚赋》、《上林赋》得到汉武帝赏识,从此仕途坦荡,身价一路上扬,地位和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茂陵经不起诱惑,到底还是起了纳妾的念头。卓文君得知后,十分痛心,并没有去闹腾司马相如,更没有像有的女子动不动就不活了走极端什么的。

  • 卓文君是公认的才女,才情自然是不错的,她情商也很出色,痛定思痛之后,她“抽刀断水”,托人给司马相如捎去了《白头吟》、《诀别诗》。“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虽然饱含深情但意思明了:你还有情,就请回头;你若无意,就请你走。

  • 1000-56.jpeg

  • 相濡以沫

  • 感情的事从来不能强求的,一方有情、一方无意,勉强凑合,也实在无趣。卓文君深知这一点,而司马相如虽然是浪子,毕竟不是渣男,终于还是回到卓文君身边,“携子之手、与之偕老”,她们的故事成为爱情的典范,被后世无数次提起,并加以肯定。

  • 相比卓文君,李清照才情要强得多,留下了无数经典,只是情商要差点(这只是相对卓文君来说),她遇到了和卓文君几乎一样的问题。赵明诚出仕后,离开了青州,两个人来往少了,交际少了,虽然中间也有“赵明诚得到白居易手迹后,第一时间打马回到李清照身旁,两人一同赏玩”这样的插曲,但还是不能避免两人日渐生疏、罅隙慢显。

  • 赵明诚到了莱州、淄州后,经济上也宽裕得多,再加上没了李清照的约束,做出一些不合李清照心思的事,完全是可能的。

  • 1000-57.jpeg

  • 金石之缘

  • 李清照和赵明诚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两人情投意合,感情基础还是非常好的,她并没有表现得如同卓文君那么决绝,她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在此期间添了一阕词《声声慢》,就可以看出端倪,当然这阙词也有人说是李清照南渡后填的,咱们不用过多推敲。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1000-58.jpeg

  • 千古藕神

  • 李清照虽然没有大吵大闹,但是冷战肯定是有的。李清照性格清奇、刚烈,对她来说冷战就是最好的回应,这也是最合适的方式。因为当时的李清照已经成为一代词宗,这样做也是与她身份相符合的。但对李清照来说,明显受到了伤害,从此之后,美好的感情出现了瑕疵。

  • 让李清照对赵明诚彻底失望的则是另一件事。在赵明诚知江宁府的时候,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赵明诚得到报告后,不但没有及时处理,反而连夜逾城逃跑。赵明诚也因此被朝廷革职。李清照从内心深处瞧不起这样的人,从此就更加疏远赵明诚。

  • 1000-60.jpeg

  • 红肥绿瘦

  • 公元1129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无语,气氛尴尬。行至乌江,站在当年霸王项羽自刎的地方,李清照写下了《绝句.夏日》: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赵明诚闻之,深深自责,郁郁寡欢,不久急病发作而亡,一段近30年的美满婚姻画上句号。李清照后来在《金石录》后续中提到赵明诚临终之前:取笔作诗,笔绝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表明自己对李清照的一心一意。笔者相信这是赵明诚的肺腑之言,其实李清照也是相信的,不然在书中她也不会这样描写。

  • 1000-59.jpeg

  • 谁共白头

  • 此后不久,李清照嫁给了老熟人张汝舟,事实证明她的这次选择是极其错误的,时年李清照已经年近五旬,人老色衰。张汝舟看重的只是她的诗名和收藏,达不到目的之后,就动不动拳脚相向。李清照不甘屈辱,告发了张汝舟,自己也被判入狱两年,虽然说在监狱只待了九天就出来了,但此事对李清照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 李清照再嫁张汝舟,显然很不明智,48岁的人了,人情世故应该是很明白的,却看不透一个打过那么多年交道的一个熟人,这样的情商,真是堪忧。从这一点上来说,相比卓文君的聪慧、机智,李清照差得很远。

  • 此后的李清照随着皇帝的大队人马,不断逃亡,日子更加凄苦,所作诗词也一改早年的清丽、明快,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下面试举两列,权当结尾:

  • 1000-61.jpeg

  • 叶叶心心

  • 其一,逃避温州时,作《添字采桑子.芭蕉》:

  •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北(离)人,不惯起来听。

  • 其二,公元1134年,金人再次南侵,赵构弃都再逃。在金华双溪,李清照写下了《武陵春.春晚》: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000-62.jpeg

  • 物是人非

  • 同为才女,同样遇到丈夫不忠、第三者出现,只不过命运不同,结局迥然。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最终音韵和谐、白头到老。李清照虽然诗词等身,却落得桑榆凄苦。曾经服侍过赵明诚的“丫鬟”锦儿,为了赵明诚的临终之托,在李清照孤苦伶仃、漂泊不定的后半生,不离不弃,用另外一种方式诠释了人间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