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启阵

1563181379974068323.jpg

薄雾浓雰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宝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菊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作于宣和三年(1121),一说作于大观二年(1108)。两种说法均无直接证据,都是根据李清照跟赵明诚分居两地的时间推测的。前说称宣和三年赵明诚任莱州知州,李清照在青州居住;后说称大观二年重阳日赵明诚与妹夫李擢游青州仰天山流连忘返,而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

宣和三年的说法,固然难以成立,因为李清照《感怀》诗序云“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即当年重阳日前李清照夫妇已经在莱州聚首,不存在分居的问题。大观二年的说法,也不过是一种臆测。赵明诚《青州仰天山罗汉洞题名》“余以大观戊子之重阳与李擢德升同登兹山”,仰天山距离青州城四十多公里,即使赵明诚不流连忘返,以宋朝的交通情况大概也难以于当天赶回青州寓所。换言之,赵明诚此行,即使没有携李清照同行,他的流连忘返也是计划中的事,二十五岁的李清照当不至于有如许沉重的寂寞无聊需要抒发。

须知,李清照是水平很高、创作勤奋的词人。李清照作词,有相当高的自觉性。她的写作、抒情,不必把现实的缘由看得太实在,创作这首词时,她完全有可能是使用夸张、虚构等艺术手法,而不必是真实情感的如实表达。换言之,李清照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们夫妇不一定分居或分处两地,有可能是移花接木,把自己曾经有过的经历和感受来一个时空大挪移。

总之,我认为,这首创作的时间问题,姑妄言之是可以的,非要言之凿凿定出是非,却不免有迂腐之嫌了。

2

这首词有一些版本上的分歧。主要有:

浓雰,一作浓阴。雰,阴阳二气交汇形成的雾气。雰字较好,理由是,它跟雾是同义词,可以构成对应关系。而阴字没有来历。如果说是由薄雾而来的浓阴,不合常理。

宝枕,又作玉枕,鸳枕。宝枕、玉枕差不多,鸳枕太露太俗,不可取。

纱橱,一作纱窗,纱帐。三者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下。

把菊,一作把酒。把菊较好,若是把酒,下句“有暗香盈袖”没有照应,显得突兀。东篱把菊,源自陶渊明采菊东篱。把菊还有一个好处,末句中的“黄花”(指菊花)有了出处。

3

    关于这首词,有个有趣的故事:

元伊世珍《琅嬛记》记载:李清照把《醉花阴》词邮寄给赵明诚。赵明诚很赞赏,自愧不如,发愿要写首更好的词。于是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里一共写了五十首。然后把李清照的作品杂在里边,拿去给友人陆德夫看。陆德夫看了好几遍,评判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追问是哪三句,得到的回答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好是李清照所写的。

有学者认为这个故事,是捏造的,说赵明诚想要在词的写作上超过李清照,一定不是事实。这样说的学者,理由有两点:一是赵明诚平时致力于金石文物的收藏与研究,并不以词的写作著称;二是《琅嬛记》记载中的陆德夫,不知何许人,赵明诚诗文记载的交游之人中,未见此人踪影。

虽说是小说家言,但我认为,这个问题上,不妨姑且信其有。理由有三:其一,学者用来证明赵明诚不会跟李清照比作词水平的上述两点理由,缺少说服力;其二,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既然有“赌书”的雅兴,“赌词”也不无可能。赌书典故,出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其三,李清照词作的成就,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其词作名声多是日后鹊起的,当初二人的作词水平并无天壤之别。即使赵明诚知道李清照词作高妙,偶尔拼力一搏,企图争个胜负,也是有可能的。

4

这首词的好处。前人说得不少。例如: 

清许宝善《自怡轩词谱》:幽细凄情,声情双绝。

陈廷焯《云韶集》:无一字不雅。深情苦调。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词情深词苦,古今共赏。

龙榆生《漱玉词叙论》:刚健中含婀娜,结语具见标格,兼能撩拨感情……。 

诚然,深情、苦调、雅字,都是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我认为,这首词在时间、情景的表现上颇有特色,值得注意。一般而言,一首小词都是描写或表现一个时间点、一个生活片段,而这首词的时间、情景都有数次明显的转换。请看:

时间:昼——半夜——黄昏。

情景:瑞脑销金兽——白日室内之景,宝枕纱橱——半夜卧室之景,东篱……有暗香盈袖——室外之景。

大概,李清照是想要告诉读者:她所表现的苦情,不是一时的景物触发,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已经积累多时、相当深重了。

image.png

5

    词的最后三句,被许多人认为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例如: 

明瞿佑《金台集》:称“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为“妇人所难到”。

杨慎批点《草堂诗余》评结二句:凄语,怨而不怒。

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序》称赞“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句,“即暗中摸索,亦解人怜。此真能统一代之词人者矣”。

清毛先舒《诗辩坻》称“黄花比瘦”为“雅畅”。 

但是,也有不同声音。例如: 

清周之琦《晚香室词录》认为“帘卷西风”“其实寻常语耳”。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到底是佳句,还是寻常语呢?我认为是佳句。但是,有必要指出,它们并非李清照妙手偶得的佳句,而是化用前人诗句而来的。清许昂霄《词综偶评》认为“人比黄花瘦”系从秦观《如梦令》词“人与绿杨俱瘦”脱出,只是“语意较工妙”而已。“人比黄花瘦”的“瘦”字,乃是词眼,用今天的话说是全词的亮点。喜欢这句词的读者,有必要了解,其中的“瘦”字跟秦观的《如梦令》词有渊源关系。

6

认真追根溯源起来,不能止步于秦观的《如梦令》。无论是整首词的立意,还是名句“人比黄花瘦”,词眼“瘦”,至少都可以追溯到柳永那里。柳永《蝶恋花》词: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认真品味柳永《蝶恋花》,仔细比较李清照《醉花阴》和柳永的《蝶恋花》,不难发现,两首词有明显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