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中国文学,不得不提宋词。提宋词便不得提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史上的奇女子,其名气之大怕只有千古女帝武则天可以一比。她的身后议论怕也和武则天一样丰富。慕她的,喜她的,恶她的,厌她的,一千个人心中有有一千个李清照。

  • 但似乎,写李清照就避不开她的爱情,就避不开她再嫁的苦痛。试问,谁写苏轼会主要提提他那“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贤惠的老婆,写李白谁会主要提他的那好几位富裕老婆?而但凡写李清照,就要用赵明诚的死为分界,那个是少妇,那个苦大仇深。但今天古原想写的李清照无关风月,她只是她,那个有才情,有大义,有血泪的顶天立地的女子,而不是只为满足部分人幻想而想象出的“古典才女”。

  • u=1740879044,2897846351&fm=173&app=25&f=JPEG.jpeg

  • 毫无疑问,童年的李清照是幸福的。她出身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进士,师承苏轼,母亲是状元的孙女。家中的文化底蕴是上天给予她的第一份礼物。才气,和张耒等大师相交锻炼了她的眼界。她的青年时代,好听来说是卓然不群,不好听是无视礼法,中肯来说是年少轻狂。

  • 她喜欢喝绿蚁酒,经常赌一把“关扑”(以商品为诱饵赌掷财物的博戏),踏着天足(我们的大美女不裹脚)和丈夫在十里御街招摇过市,开口大笑。气得当时老学究们集体上书李清照的公公,望她能谨遵妇道。而李清照偏偏和公公不对付,不听话,有时还出口反驳就连史书中也载:她与赵挺之(公公)“时有龃龉”。总之是仗着才气,家室,丈夫的宠爱“横行霸道”,朝封建礼教翻了个白眼,告诉我们古代女子还可以这样活。

  • u=884530672,489060511&fm=173&app=25&f=JPEG.jpeg

  • 但另一方面,她的才情和不输于男子的见识气概显现。不仅有“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青涩婉转,更有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讽唐明皇,诫宋朝统治者“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不仅和丈夫琴瑟和鸣,并且还可以同忍受艰苦只为金石研究。你说她贤惠吧,她和礼教是八字不合;你说她不懂吧,她偏偏又能在政治纷纭与丈夫不离不弃。真是让人叹一句“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柔情下也可尤铮铮铁骨。

  • u=570700080,250798843&fm=173&app=25&f=JPEG.jpeg

  • 青年时代的“女中豪杰”李清照就让人叹服,经过流离人生的的李清照,简直是让人敬畏了。

  • 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二人北去,史称“靖康之变”。李清照贫苦而幸福的生活就此终结,开始南迁。人说,战争中没有女人和孩子的地方。但李清照在战争中押运15车书籍器物,即使是行至镇江时,正遇守城官员弃城而去,她也凭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押抵江宁府。

  • 之后便是世人皆知的桥段,金石珍品终是在战争中失去。李清照痛失其夫,漂泊流离。李清照再嫁,又离婚身陷牢笼(宋代女子告丈夫是要坐牢的)。但那又如何,苦难能将人点化,只要她足够坚强,足够强大。幸而,我们的李清照是足够强大的人。风雨飘摇锻炼了她的词品,自是婉转闺怨不在,之韵悲切中的苍凉,苍凉中的豪壮,豪壮中的凄凉。于是思乡是“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愁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雄浑是“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 u=404424236,112191831&fm=173&app=25&f=JPEG.jpeg

  • 她咽得下寂寞悲凉,也敢在公堂之上状告亲夫,一字一句,寸步不让。在孤独中,她完成了《金石录后序》,至此她心中不光有文人雅致,小情小爱,更有忧国忧民的的雄伟。受战争摧残的她更明白抗争的需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女子一言足以在朝廷上瑟瑟发抖的男人羞愧。

  • 1143年,她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 大概十余年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哀伤,悄然辞世,享年73岁。

  • 以最喜欢的那首词结尾吧,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李清照似乎也应是只有天上有,惊艳世间,岁飘然而去,仅留功过后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