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有着五千年之久的悠悠历史,不仅有着无数精彩的故事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瑰宝,历史有着无尽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究,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没被其他外来文化消融更是吸纳了其他文化的精髓,直到现代仍闪烁出熠熠的光辉。唐诗、宋词作为国家传统文学艺苑中两朵最美的奇葩,受到了后世的关注和喜爱,李清照可以说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她的文化素养跟她出身、童年是密不可分的,她出身于书香世家,亲生母亲因难产而离世,父亲又娶了一个媳妇,这个“后妈”对她又如何呢。

  • u=2352168471,3791087836&fm=173&app=49&f=JPEG.jpeg

  •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一O八四年)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以文章知遇于苏轼,成了苏东坡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李格非世居山东济南章丘明水。顺治年间诗人田雯在《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文描述:“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沙禽一只飞,独向前洲去。清照夕年人,门外垂杨树。”

  • u=573215677,2021080065&fm=173&app=49&f=JPEG.jpeg

  • 这些沙洲杨柳,正是李格非家居日常生活中,触目熟稔的景物。根据《宋史·李格非传》:“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所谓“俊警异甚”就是俊逸好看,思维敏捷,而且超越他人甚多。这段叙述,说明李格非的经学成就不凡,并以严谨的学问能力,晋入仕途李格非的妻子是宰相王珪的女儿。王珪为宋仁宗庆历二年的榜眼进士,曾以翰林院学士知开封府。应是这个时期王珪将女儿许配给李格非,京都开封的市长女婿,市长的干金——她即是李清照的母亲。

  • u=3272382334,1633487682&fm=173&app=49&f=JPEG.jpeg

  • 李清照诞生于父亲的故乡一齐州章丘明水镇,因为母亲系出名门,娘家几代都荣登进士,甚至到了李清照外公王珪巅峰之际,还受封为岐国公,在宋神宗照宁时,晋升为中书省平章事,这是宰相职。李清照的父母虽然都是书香世家,但母亲出身相府之家,她算是“下嫁”李格非,这位年轻人不过是个小小地方官。相门小姐从富贵到平凡,从此勤俭持家、娴惠淑德,势必有一个心理调整期。然而,她生产女儿时因为难产,元气大伤,身体状况一直虚弱不振,固恙缠身,在李清照年幼时便去世了。之后,李格非在晁补之的牵线搭桥下,再娶了王拱辰的孙女。

  • u=4027478090,3730924750&fm=173&app=49&f=JPEG.jpeg

  • 王拱辰是宋仁宗天圣八年的状元。王拱辰本名王拱寿,中了状元后,皇上赐名王拱辰。王拱辰前后娶了龙图阁学士薛奎的第三、第五女儿,而欧阳修则娶了薛奎的第四女儿。王拱辰再婚时,老婆从三小姐换成五小姐,欧阳修曾戏道“日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算来算去,李清照与欧阳修有了远房亲戚关系。这位年轻的新妈妈来自奢华之家,但贤良贤淑,温柔善良,对李清照关爱有加。然而,如此状元之家的千金,知书识礼,家世显赫,肯“下嫁”死了老婆又有幼女的中年人,想必李格非的才华与人品一定有其魅力之处。而媒人“晁补之”何许人也?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他三位是张耒、黄庭坚、秦观。晁补之与苏东坡的关系,源于晁补之十七岁时随着父亲赴任杭州新城令,在那里,年轻的小晁,认识了父亲的好友—杭州通判苏轼。

  • u=1182229797,2289253174&fm=173&app=49&f=JPEG.jpeg

  • 当时,苏轼看了小晁的文章,赞誉说“吾可以搁笔矣”,又赞他“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李格非与这四学士有着密切来往和深厚的友谊。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后来有“后苏门四学士”之名。后话,这些学士们都成了苏东坡的仕途共同体,当苏东坡被贬时,他们也都没啥好日子过。不管如何,李清照的文脉与苏东坡有了深远关系。回头说说小李清照,因为父亲辗转在外做官,她则在明水老家接受“新母亲”的教诲与熏陶,从此开启了她对学问浓厚的兴趣。李清照从小是个非常聪慧的女孩,新妈妈虽然疼爱有加,但感多愁的少女多了些独立个性。

  • u=2911699125,1980797920&fm=173&app=49&f=JPEG.jpeg

  • 在那个封建的古代,女子大多接受三从四德和相夫教子的教育,很少有家庭能够重视女子的学术教育,这让很少能有女子可以凭借文采而闻名于世,李清照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可以突破陈规旧制,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成长为“千古第一才女”。我们可以从此看出,一个人的家庭对于这个人的发展起到了密不可分的作用,不过家庭的影响指的不是家庭财富是否雄厚,而是家庭氛围和环境是否适合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如果一个家庭本身便不注重子女的文采,自然不会有利于子女成才。我们阅读历史也不要过于计较事情的真实性,而要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之处,才能让自己人生得以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