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晓刚画《雪里已知春信至》(出自李清照《渔家傲》)时,济南还正炎热。画中一场雪,驱走暑气暄,伴着清清冷冷的花香,我们被带回900多年前的冬夜,遇见了赏梅的李清照。

  • 20_20_0366.jpg

  • 《雪里已知春信至》杨晓刚 136cm×68cm

  • 天有明月 白梅映雪

  • 参与本次“清照词意”主题创作的画家,无一例外都和李清照很熟——不仅仅熟悉她的诗词。“1999年,我27岁,跟着岳海波、李兆虬老师画第9届全国美展作品《秋风秋雨》,画中就有李清照、秋瑾等爱国女名士。”杨晓刚说,李清照不仅属于山东,她在所从事的领域中达到了极致,甚至照亮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

  • 架上绘画往往只能表现刹那,但生活本身是由分镜头组成的,因此每个刹那都很重要。在这幅雪景中,画家寄托的是文人意趣和爱国情怀。词人高洁的情操通过雪和梅两样东西体现了出来,“雪里已知春信至”包含着多少对国家安康、太平盛世的期待啊!杨晓刚还是乐意看到更女性的李清照,白梅正是她的写照,傲雪又清香。画面背景是灰色的,一如当时的社会环境。美好的事物再短暂也能带来期盼,毕竟天上有明月,雪后有春天。

  • 好好读书 细细梳理

  • 想要吃透一首词、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作为人物画家,杨晓刚一直在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语言,同时把阅读当做滋养艺术生命的重要手段。

  • 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杨晓刚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从原来标新立异、彰显个性的创作方式,逐渐转变为更加深厚凝重的叙事态度,从原来的异域风情题材如入选第10届美展的《侗寨清音》、入选第11届美展的《惠风和畅》转到近现代现实题材。《南渡北归》(入选第12届全国美展),他为梅贻琦、陈寅恪、闻一多、蒋梦麟、张伯苓等在抗战时期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依然投身教育、坚持办学的知识分子造像;《民国大先生》(入选第12届中国艺术节),他为王国维、鲁迅、梁实秋等学问大家造像;《忠诚》(入选第13届全国美展),他为两弹一星伟大成就背后的功勋科学家造像……还有很多计划在他的脑海中,孔子、孟子、王羲之、李清照、辛弃疾,值得纪念的人和事太多了,心存敬畏的画家带着朝圣的心情梳理历史和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格局会逐渐打开。天道酬勤,从1999年开始,杨晓刚连续参加了5届全国美展,可谓一路汗水,一路收获。

  • 青春担当 不遗余力

  • 众所周知,李清照做事情一向全力以赴,这是她除了天分之外更加闪光的一点。她为整理和保护古籍长途奔波、呕心沥血,她为传统文化所奉献的,何止那些绝妙的词句;她的家国情怀与坦荡气度令人尊敬。杨晓刚这一代青年画家也深谙其中道理,十分明确追寻的方向。“人不能总是关起门来画小画。”作为山东省青年美协主席,杨晓刚一再强调协会的主旨“青春担当”。“这种担当不仅是个体的担当,更有对社会的担当。”他们做了很多公益活动,包括捐助孤残儿童等,在活动中,年轻的画家们总是竭尽全力,不负青春,不负丹青。

  • 文脉在斯,山东的文化艺术事业一向繁荣,山东的青年画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学术环境和教育环境,同时青春的力量如此蓬勃,他们从传统中来,更能迈步走出去,他们的创作扎实、精彩、深入,突飞猛进。因此,“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不要停歇,不要顾虑,好好珍惜当前的大好时光并继续前行吧!

  • 雪中梅花盛开,预见了不久后的百花齐放。而更加灿烂的绽放会在哪里呢?我们不由得定睛在孩子们身上。杨晓刚曾多次担任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山东省少儿书画大赛评委,他惊喜地看到少儿书画群体的迅速壮大,无论从参赛人数和作品质量上,每年都有惊人的进步。在高兴之余,他更愿意为这项事业尽上自己的力量。“我们山东有很好的艺术培训资源,如果能从美术史等方面入手,带给孩子更系统的艺术滋养,会非常有意义。”他想起自己的学画之路,从老师们身上,他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法,还有老一辈艺术家严谨的做人态度和不留余地的工作精神,这些可贵的品质可以让后辈一边观察,一边效仿。杨晓刚难忘2006年跟着冯远先生搞创作的那段时光,8位青年画家有4位是山东籍的,大家在冯先生的严格要求下热火朝天弄了五遍稿,最后在中国美术馆办了展览。“画画,总是痛并快乐着。有孤寂的时候,也有兴奋的时候,心中体悟不断,所以不觉得累。”他最开心的是,很多事都尽力了,没有遗憾。这种精神需要传承,也等于笔墨穿越了时空四季,完成了与高洁古人的共情、同行。

  • 笔墨无痕 造化有意

  • 《雪里已知春信至》的画面中,李清照面部线条柔和,但目光十分坚定,梅树的枝干遒劲刚硬,那一丛白花下面有涌动的力量。这是杨晓刚赋予词人的个性符号,也是画家自己想要达到的状态。他喜欢色、墨、线的结合,既流畅又有力度,有丰碑的感觉。其实这种样式起初也并非刻意,技法与理念的融合属于浑然天成,最终成为画家独有的面貌,李清照说“造化可能偏有意”,正是如此吧。

  • 杨晓刚认为,艺术是崇高的,但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希望自己尽量讲一些老百姓能听懂的故事。绘画首先是一个人喜欢从事的工作,有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各方面的合力。当下社会给艺术家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在这片沃土上,我们更应该多努力、多奉献。

  • 做一个有情怀的画家并不容易,因为要承担更多,“我很想突破自己,一直不停地变化思维方式。现在大画每年计划至少一到两张,接下来正考虑有关近代人文大家、艺术大家、民国女先生等题材,还准备梳理山东的名人、圣贤。其实总要有人梳理这些,我们应该主动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