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content_1568105959188022335.png

  • 管平湖:易安居士秋思图 立轴 绢本

  • 一 

  • 李清照是宋代大词人,也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诗人。关于她到过台州,而且还写下了两首非常着名的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和《清平乐·年年雪里》,就不一定有很多人知道。

  •  先来看这两首词,到底写些什么?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 

  •  关于这两首词到底写在哪里,一直以来争论很大。文学史上、教科书上可以说从来没有一个人讲对过。唐圭璋主编的《唐宋词鉴赏辞典》,竟然把前一首断代为早年所写,但具体写在哪儿却说不清。

  •  后来,徐培均在《李清照集笺注》一书中进行考证,他断定这两首词均写于李清照追随宋高宗赵构南渡期间或之后。这一断代,把李清照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但问题是,这两首词到底写在南边的哪儿呢?徐先生没有作出判断,因此造成了说法有点乱。

  •  有一个叫陈祖美的学者,他在《李清照评传》一书中,将《渔家傲》解读为写于温州的江心屿,说词中描写的景象与江心屿相似,而且还言之凿凿,“李清照可能就下榻在西塔近旁的江心寺”。

  •  另外一个叫孙跃的杭州籍作家,在《西湖的历史天空》一书中,则认为“《清平乐》当是李清照晚年在杭州写的一首词”。理由是:“萧萧两鬓生华”,说明为晚年所写;杭州梅花很多,随处可见。

  •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是错误的。为此,本人下了一番功夫研究,结果发现这两首词“均写于台州”,是李清照留给台州人民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台州文化史上两颗弥足珍贵的璀璨明珠。

  •    

  • webcontent_1567936110001095738.png

  • 吴山明 :诗人李清照小像 立轴 设色纸本

  •  那么,有何证据证明这两首词就一定是写于台州的呢?

  •  首先,必须证明李清照到过台州。其实,要证明这一点很简单,只要读一读李清照在51岁时写的《金石录后序》就一目了然。

  •  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顔任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今台州),台守已遁,之剡,出睦。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

  •  这段话非常重要,它提供了这样几个信息:

  •  第一,李清照是在什么时间到达台州的?这里的“冬十二月”,是指建炎三年(1129)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年李清照46岁,离赵明诚去世只有4个月。李清照既去不了洪州(今属江西南昌),也回不了上江(今江苏江宁),只能往浙江方向逃难。因为这时候,宋高宗赵构已逃往浙江了。李清照的族弟李顔“任敕局删定官”(“敕局”是主管皇帝诏书的机构,其属吏自然要跟随御驾行动),正跟在皇帝身边。李清照为了找到依靠,因此也就往浙江方向追赶了。结合赵构逃难到椒江章安的有关历史资料,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赵构逃难到章安金鳌山是在建炎四年(1130)的正月初二晚上,初三早上登上金鳌山。于正月十八日离开章安,移舟去温州。因此可以断定,李清照是在“两浙”之间来回折腾了1个多月(将近2个月),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十八日后才赶到金鳌山的:这时候的章安刚刚下过了第二场雪,李清照并没有见到赵构,也没有见到族弟李顔。

  •  第二,李清照在台州的路线是怎么走的?可以说,在这里写得一清二楚。先是到台州(指临海),结果发现台州的领导人早已逃之夭夭。然后,她去了剡州(今嵊州),又去了睦州(即浙西建德、淳安一带)。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消息,说赵构皇帝已经到了章安(即“驻跸章安”),于是她就马不停蹄、抛掉衣物、轻装简车地赶回到台州。没有去临海,而是直接到黄岩,然后雇船入海,朝着章安的金鳌山奔去。但这时的赵构已移舟去温(即温州)方向了,于是她就再次下海追向温州,结果还是没有追上,后来就去了越(即绍兴)。这就是李清照当年行走台州的基本路线图。

  •  第三,李清照为什么要到台州?这里说得很简单,就是李清照没有地方可以逃难了:想到有一个同宗兄弟李顔,他正跟在赵构皇帝的身边一起逃难,于是决定前往投靠。其实,李清照之所以千辛万苦追随宋高宗到达章安,并没有像她所说的找“依靠”这么简单,这里还有一段隐情——“玉壶颁金”,意思是将玉壶投献给金人,换句话说就是贿赂通敌。

  •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赵明诚病危时,有一个叫张飞卿的人,携带了一把玉壶(其实是一把石壶)前来探望;当时那位姓张的把玉壶给赵明诚看了一下便带回去了,却不知什么人将此事传开了,无中生有地制造了赵明诚将玉壶送给金人的谣言。这使得李清照非常惊惶,欲把家中积存的金石铜器进献给朝廷以资湔雪。于是,她就沿着赵构船队行走的路线,在由浙西往浙东的“两浙”间慌忙追赶。此时的李清照已陷入国破家亡、四处逃生的悲惨境地。

  •  如果说,李清照到过台州是一点也不假的,那么,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两首词就一定是写于台州的呢?这既要从有关的历史资料中去寻找证据,还必须从词本身的信息出发去寻找蛛丝马迹,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  这两首词都与“海”有关。正如徐培均先生在《李清照集笺注》中所推测的,如果没有“航海”生活的体验,要写出这样的词是不可能的。综观李清照的一生,追随赵构到台州(准确地说是从黄岩到章安)最后到温州,是唯一的一次涉海生涯。因此,断定这两首词写于这一阶段,是完全可信的。

  •  这两首词各有一个关键点,可以进一步推断与台州有关。先看《渔家傲》,它的关键点是什么呢?就是“三山”。因为搞不清它是什么意思,也就不知道它写的是哪里。关于“三山”,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蓬莱三岛(蓬莱、方丈、瀛洲),虚无缥缈的仙境,认为这是李清照在“记梦”,借舟行大海的奇幻梦境抒发自己的志向;二是指福州城内的三座山,即九仙、乌石、越王三山,认为这是李清照有意向去福建避难;三是指传说中天帝召李贺去为他新造的白玉楼写记的地方,认为这是李清照在心灰意冷之后想要“离世”,即去死。

  •  其实,文学评论家或者文学史家根本就不知道,在台州的椒江确有一个地名叫“三山”,至今仍然保留着旧名,属栅浦,是下游椒江与上游黄岩的交界处。它是当年李清照从黄岩坐船(即所谓的“蓬舟”)到章安去的必经之地。关键是,当年椒江“三山”这个地名已经存在了,而且还比较出名。一是在临江边,有一处叫“古岩洞”的胜迹,可以让人小憩、看风景;二是这里还有一个埠头,与一个孝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被传为“孝女矶”。话说在后唐年间,“三山”地方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贺氏二女投水殉父”。至北宋年间(比李清照要早十多年),有个叫陈公辅的临海人(官至礼部侍郎),曾经到过这里,还写下了一首诗《过三山吊二孝娥》。因此,完全可以推测,当年李清照是知道这个地名的。

  •  再来看《清平乐》,它也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雪”和“梅花”。当年的金鳌山上有没有梅花?当时李清照登上金鳌山有没有下雪?这两个问题必须搞清楚。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居然有史料可以证明:第一,清代乾隆年间章安着名女诗人叶素娘在一首题为《简云华陆氏妹》的诗中,提到过李清照在章安雪中咏梅之事。她很嫉妒李清照的才华,能够写出这么好的咏梅诗,自己应当以她为典范,趁着“东皇昨夜施天巧”,到处是“琼粉瑛姿”的雪中美景,写出“一样灵根”、“无凭绮语”的佳作。第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金鳌山上就遍植梅花,鼎盛时期,曾经达到“岭上梅花三百株”,这是有记载的。到今天,金鳌山上的梅花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梅花还是有的。第三,在关于赵构逃难到金鳌山的历史资料中,曾经出现了“下雪”的记载。有个叫李正明的侍郎,在他所写的《乘桴录》中,记载赵构正月十八日“移舟离章安镇”,“十九日晚,雪雨又作。”不知什么原因,在《宋史·高宗纪》中,改成了“雷雨”。当系笔误。由此可见,赵构驻跸金鳌山期间,椒江章安确实曾经下过两场小雪,李清照也的确是站在雪中赏梅,飘飘的雪花给了诗人以无限的联想。

  •  第三,这两首词所写的景象与当年李清照从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的景象非常吻合。先看《渔家傲》中所描写的“天接云涛连晓雾”的壮阔景象,与当年椒江的情形非常吻合。宋代时,应该还没有椒江的名称,椒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根本没有形成江面,“三山”以下便是入海口。据清代《临海县志》载:“椒江去县一百里,江阔旧二十余里……”。又据清代《栅浦山川记》载:“至若碧天白浪,悠忽变态,海市蜃楼,时或现幻……”。这与李清照的描述何其相似。另外,词中所写的交通工具(“蓬舟”)以及所去的方向(“三山去”),与当年李清照从黄岩雇船下海到章安去的情形也是十分符合的。

  •  再来看《清平乐》,词中不仅写到雪里赏梅,与当年李清照登上金鳌山时所看到的景象完全一致,而且所说的“海角天涯”也完全符合椒江当地的景象:因为椒江旧称海门,站在金鳌山上,面对汪洋大海,真的好像到了海角天涯,这应该是当年作为京城杭州或其他地方所不会有的感受。

  •  第四,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与当年李清照被迫流浪台州时的心情也十分符合。《渔家傲》表达了诗人想急切见到赵构皇帝的心里;《清平乐》则借雪中的梅花抒发了自己对国破家亡的沉痛感慨。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推想:当李清照从黄岩雇船坐“蓬舟”去章安的旅途上,看到云飞波翻、浩渺无际的椒江,想到马上就要见到赵构皇帝,心情特别的激动,于是写下了既无奈灰心又自信豪迈的《渔家傲》。然而,当诗人千辛万苦、满怀希望地到达赵构船队所驻扎的金鳌山后,却发现她急切要找到的赵构皇帝已不在了,于是满心的希望破灭,情绪一落千丈;加上眼前只有一片梅花依然在盛开着,天上还刚刚下过了一场雪,如此冷清而凄凉的景象,让她触景生情;再加上金鳌山下滚滚的东海波涛,自己斑白的头发,又使她激起了一种海角天涯、沦落何处的伤感。于是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对着晚风吟诵起了着名的《清平乐》咏梅词。

  •  显然,这两首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两首词虽然都写于椒江,但从写作的时间上来看,《渔家傲》在前,《清平乐》在稍后。《渔家傲》写于从黄岩雇船去章安的“蓬舟”之上,《清平乐》则写于椒江北岸章安的金鳌山上。这两首词一前一后,构成了女词人李清照在椒江活动的全面真实的写照。

  •     既然,我们搞清楚了这两首词都写于台州,是李清照在风雪台州路上写下的两首名作,那么,可能会有人要问“这有什么意义吗”?

  •  过去,在没有搞清“三山”到底在哪里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把《渔家傲》这首词当成是“记梦”词或者“游仙”词,认为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其实,当我们搞清了“三山”就在椒江,是一个真实的地名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从景色写起,采用对话形式,直抒胸臆;而且,它有明显的叙事成分,反映和记录了李清照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历史。说它是写景诗可以,说它是叙事诗也行。这首词所采用的,仍然是北宋词常用的写实手法。但是,由于作者“归”心似箭,也由于在颠沛流离的万难之中似乎看到了希望,一霎那间使得作者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激动与感慨,因而充满了奔涌的情感与豪放的激情,从而具有了豪放派词的某些特点。

  •  李清照的“咏梅词”相当丰富,这首《清平乐》的主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一般的咏梅自况、闺门私房的浅酌低唱,明显发展到了寄寓家国之思。这不仅是李清照身世遭际的大转折,更是她思想的升华。从中不难发现,她开始把目光移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把双手伸向了时代的脉搏。无疑地,《清平乐》是李清照咏梅词的巅峰之作。

  •  要是把这两首词结合起来考察,则更是别有一番意味。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渔家傲》是一首叙事言情诗,采用近乎直白化的表达,以强烈的抒情见长;《清平乐》则是典型的咏物词,通过咏物来抒情达意,把丰富的情感都包蕴在咏物的背后。从情绪格调上来看,《渔家傲》以壮阔、雄伟、高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亢奋、昂扬、自信、豪迈的情绪;而《清平乐》则完全相反,它以冷清、凄凉、孤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满心的希望迅速破灭后的沮丧、悲哀、伤感、寂寞。

  •  总之,《渔家傲》和《清平乐》这两首词,是李清照流落台州的椒江后所写的,是李清照给台州人民带来的巨大文化荣耀和财富,非常值得我们珍惜。

  •  (作者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椒江区作协理事,台州市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