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清照是宋朝最著名的才女。但大家未必知道的是,李清照还有许多著名的亲戚。

先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他跟李清照一样,自幼聪明,少年成名,青年时期就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357711.jpg

李格非画像-来源于网络(清照网配套)

《宋史》上是这么描述李格非的:“其幼时,俊警异甚。”小时候特别聪慧,是远近闻名的神童。“著《礼记说》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学问精湛,博学深思,为《礼记》写了几十万字的注解,然后考中进士。“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初入官场,在山东郓城当教育干部,俸禄不高,家境贫寒,领导让他兼任别的官职以便增加收入,被他谢绝了。由此可见,李格非不贪钱财,居官清廉,不仅有才,而且有德。“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从郓城调进京城,去国立最高学府太学当教授,因为文学成就高,受到了苏东坡的赏识。

李格非擅长散文和诗赋,最有名的代表作是《洛阳名园记》。这篇文章描写北宋时期洛阳城中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建造的花园别墅,辞藻华丽,对仗工整,还有深刻的寓意。李格非说:“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国家升平则洛阳繁盛,胡虏入侵则洛阳凋敝,从洛阳一城之兴衰,可以看到天下大势。

《宋史》上还说:“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李格非的妻子王氏,是北宋名臣王拱辰的孙女,同时也是个才女。王拱辰是开封通许人,19岁中状元,既是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同榜进士,又是欧阳修的连襟——欧阳修娶了大臣薛奎的四女儿,王拱辰则娶了薛奎的五女儿。 

因为王拱辰的孙女嫁给了李清照的父亲,所以王拱辰应该是李清照的曾外祖父,俗称“太姥爷”。但是,李清照并非王拱辰的孙女所生,在李格非跟王拱辰的孙女结婚之前,李清照就出生了。确切地说,王拱辰的孙女是李格非的第二任妻子,而李清照却是李格非第一任妻子生的。 

有意思的是,李格非的第一任妻子,也就是李清照的亲妈,同样出身名门。北宋大臣李清臣《王文恭公珪神道碑》记载:“女,长侍郓州教授李格非,早卒。”这个“王文恭公珪”,即北宋名相王珪,谥文恭,是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同榜进士。后来宋神宗推行变法,王安石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王珪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再后来,王安石提前退休,去南京养老,王珪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副宰相变成了宰相。 

王珪的大女儿嫁给了时任郓州教授的李格非,生下了李清照,却不幸在李清照5岁左右时撒手人寰。公元1091年,也就是李清照8岁时,李格非续娶王拱辰的孙女,给李清照找了一个后妈。 

南宋时期有一部笔记体文献《鸡肋编》,该书第二卷有不同记载:“岐国公王珪在元丰中为丞相……孙婿九人:余中、马玿、李格非……”照此记载,李格非竟然不是王珪的女婿,而是王珪的孙女婿。但这个记载并不可靠,因为《鸡肋编》问世时,王珪和李格非都已去世多年,《鸡肋编》作者与王珪、李格非和李清照都没有交集,只能依据第二手或者第三手资料转述。我们知道,未经详细考证的转述往往会产生错误信息。 

比较起来,李清臣《王文恭公珪神道碑》还是可靠的。李清臣与王珪生活在同一时代,与王珪同朝为官,交情不浅。再者说,“神道碑”与“墓志铭”一样,都是受死者家属委托而撰写的陪葬文字,对死者事迹的描述或许会有夸大和吹嘘,但绝对不可能将死者和死者亲属的辈分搞错。李清臣《王文恭公珪神道碑》说李格非是王珪的女婿,肯定比《鸡肋编》的作者说李格非是王珪的孙女婿更可信。

读者诸君乍听“李清臣”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此人是李清照的同辈兄弟。其实他比李清照辈分高,也比李清照出世早。李清臣比李清照早出生半个世纪,与李清照的祖父和外祖父同辈。论起李清臣和李清照的关系,那就像李开复和李开周的关系一样,仅仅是名字相似而已。

《清平乐》王拱辰剧照,天圣八年庚午科状元,扮演者:何明翰.jpeg

   《清平乐》王拱辰剧照,天圣八年庚午科状元,扮演者:何明翰-网络图片(清照网配图

闲言少叙,我们接着八卦李清照的亲戚。 

李清照6岁那年,李格非从郓城调任开封,在开封买了一所小房子,取名“有竹堂”。大概就是在那一年,李清照来到开封,跟着父亲定居于“有竹堂”。 

李清照8岁那年,李格非续娶王拱辰的孙女。 

李清照12岁那年,李格非带着李清照去洛阳探亲,在那里写下《洛阳名园记》。 

李格非为什么要去洛阳探亲呢?因为王拱辰的妻儿老小住在洛阳。宋人笔记《画墁录》记载:“王君贶(kuàng)拜三司,二十有七岁矣。自尔居洛起第,至八十岁位至宣徽二府。尽其财力,终身而宅,不成子舍。”王拱辰字君贶,当过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部长)。从他当上三司使开始,就在洛阳盖房,直到晚年掌管宣政院(相当于外交部)、主政大名府以及应天府,还在不停地扩建宅邸。王拱辰去世后,洛阳府邸由李格非的岳父母继承,那是一座连续建造几十年的府邸,自然非常豪华。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里写的“王开府宅园”,就是这座豪宅。用李格非的话说:“松桧花木,千株皆品,别种列除,其中为岛坞……凉榭锦亭,其下可坐数百人。宏大壮丽,洛中无逾者。”花园里点缀着一千种以上珍奇植物,有山有水有小岛,亭子下面能坐几百人,论宏大和壮丽,在洛阳能数第一。 

王拱辰是状元出身,文章好、学问好,在历史上的名声却不完美。宋人笔记《廛史》记载,王安石变法期间,朝中大臣和卸任的大臣都喜欢在洛阳盖房,其中包括王拱辰,也包括司马光。司马光居官清廉,生活俭朴,房子低矮窄小,还有一部分是地下室,为的是冬暖夏凉;王拱辰俸禄优厚,生活奢侈,房子雄伟壮丽,堂屋盖了三层,如同宫殿一般。洛阳的士绅将司马光比成圣人,将王拱辰看做小人。 

如果仅仅是生活奢侈,并不足以证明人品有瑕疵。王拱辰在宋朝士大夫主流舆论中受批评,是他曾经为了权力排挤他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他极力反对,将范仲淹及其好友滕宗谅赶出朝廷,搞得范仲淹郁闷不已,然后才写下那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还记得《岳阳楼记》开头吗?“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就是范仲淹的好友滕宗谅,文武双全,战功卓著,本来有望进入权力中枢。为什么“谪守巴陵郡”呢?就是因为李清照的太姥爷王拱辰不断地上书弹劾,说滕子京贪污公款,德不配位。实际上,滕子京并没有贪污公款,而是将招待过往官吏公款吃喝的“公使钱”省出来,犒赏了将士、安抚了流民,不仅无过,而且有功。 

王拱辰是李清照后妈的祖父,对李清照影响并不大,下回我们说说李清照的亲姥爷,也就是北宋名相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