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杜甫来说,什么事情会让他最兴奋?

几乎所有人会回答:收到李白的来信。

收到偶像的来信,肯定是最幸福的。

作为北宋的大文豪,如果能得到苏轼的赞赏,那是怎样的人物,怎样的佳作呢?

在宋代,柳永曾写过一首词,堪称宋词版的《清明上河图》,苏轼读后,对开头四个字赞赏有加,而李清照却不以为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七今天要说的就是柳永的词作《破阵乐·露花倒影》。

《破阵乐·露花倒影》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这首词长达134个字,描绘了三月一日宋代君臣游赏汴京金明池的盛况。

天禧二年(1018),柳永初到京都,他感到都市的繁华和个人的自由欢乐,令他不由不赞美和热爱太平盛世,词人带着新鲜与喜悦的心情由衷地歌颂,描绘出一幅当时都城的气象宏伟而又花团锦簇的社会风俗画卷。

金明池是北宋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都城汴京。

园林中建筑全为水上建筑,池中可通大船,战时为水军演练场。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就是描绘了金明池中水军演练的场景。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金明池三月一日的盛况:

三月一日,州西顺天门外,开金明池、琼林苑,每日教习车驾上池仪范。虽禁从士庶许纵赏,御史台有榜不得弹劾。池在顺天门街北,周围约九里三十步,池西直径七里许。

张择端有画,孟元老有文字 ,那么柳永是怎么写的呢?

含露的鲜花在池中显示出清晰的倒影,烟霭笼罩的草地一直延伸到碧绿的池边,池水暖洋洋的。垂柳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微风吹拂,远远望去,对岸系着供皇帝乘坐的龙舟与准备供戏游的彩船。

长长的虹桥,台阶高低排列如雁齿般整齐,一直通向水面上的亭殿上。围绕着柳树堤旁,百戏花样繁多,变化莫测,穿着艳丽的歌舞伎人,弹奏起乐器,声音直入云霄。

往金明池上望去,但见景色晴朗,云气泛彩,好像看到的是蓬莱仙山。

在柳永看来,春日的金明池,就像是一个蓬莱仙境。

景如此之美,那人文呢?

看,皇上来出游了,他在金明池与群臣共饮,在清莹的池水畔开设筵席。数叶扁舟如在画楫上游荡,夺锦橱之戏的场面,就像彩霞般烂漫。

游人尽情欢娱,歌颂《鱼藻》佳曲,乐声婉转动听。时有轻盈女子,每个人都佩垂着明珠,争着去拾河岸边的翠羽,尽兴而散。

傍晚白云弥漫空际,广阔深邃,池上巍峨精巧的展台楼阁渐渐笼罩在一片昏暗的暮色之中,仿佛神仙居住的洞府。

全词由晨景开始,以晚景结束,叙写了池上一天的游玩盛况,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一片太平和谐的社会生活风光。

这是一首具有开拓性质的词。

在柳永之前,词主要是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和自然山水,几乎没有都市生活,柳永的《破阵乐·露花倒影》就有开拓的性质。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两位宋代大词人评价过此词,苏轼爱,李清照却不以为然。

叶梦得在《避暑诗话》记载,苏轼曾赞道:“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学士指的是秦观。

在“苏门四学士”中,苏轼最看重秦观,对于他的作品,都交口称赞。

苏轼将柳永“露花倒影”与秦观的“山抹微云”相提并论,可见他对这首词的喜爱。

而另一位北宋大词人李清照却与苏轼看法不一样。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道: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氏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彼时,已是南宋,张子韶,字九成,他高中进士第一,对策中有“桂子飘香”之语,对新朝廷极尽奉承之词。

李清照听说后,十分鄙视,她痛恨朝廷的不思进取,于是写了一联嘲笑道: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对于的盛世的夸赞,李清照不以为然。

苏轼处于北宋最强盛之行,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夸赞盛世,合情合理。而李清照处于国破家亡时,朝廷不思进取,对于盛世的奉承夸赞之语颇为不屑,也就可以理解了。

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对于同一件事,甚至同一首诗词,有不同的理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古往今来,古诗词对国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古代,文人们从小就饱读诗书,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知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在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从中找寻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人生的标杆。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好诗歌,能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敦厚,有涵养,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所谓“腹中有书气自华”嘛!


                                                                                    (编者注: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