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487507671,2891378094&fm=26&gp=0.jpg

李清照和金华有缘。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饱尝了战乱带给她的颠沛流离之苦,也使她从万里之遥的山东跋山涉水来到金华,与这座江南小城结下不解之缘。

李清照(1084~不详),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山东历城(济南)人。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性文学家,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其主要文学成就是词。其词作风格多变,既有婉约纤丽的一面,也有豁达豪放之风,艺术价值极高,创造出“易安体”,史称一代词宗。

 南 渡
     李清照18岁与赵明诚结婚,两人情趣相投,日守清贫,共同研究和编著巨著《金石录》,度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生活。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直犯京师。李清照夫妇为保护多年收藏的文物和学术成果,随逃难的队伍渡过淮河,又渡过长江,来到南京。建炎二年(1128年)九月,赵明诚受命为建康知府,不久去职,遂从水路经芜湖、始孰(安徽当涂),去赣水(江西赣江),暂时定居。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夫妻俩行至贵池(安徽贵池),朝庭又命赵明诚去湖州。这年6月13日,赵明诚将家眷暂时安顿在贵池,独身赴召。由于途中受暑,行至建康(南京)时身患疟疾。
      李清照接家书后日夜兼程由水路赶到南京,但赵明诚由于治疗不当逝世。从此李清照便陷入纷繁的战乱中,举目无亲,飘泊无依。
      当时李清照46岁,迭遭国家空前变故和家破人亡的打击,她以超凡的意志,抱病疏散众人,赶往洪州(江西南昌)投亲。不想洪州再陷,李清照历尽艰辛保存下来的15车书器珍品尽被丢弃。这时偏又飞来所谓“张飞聊事件”的横祸,她无奈只好一路追随朝庭,在浙江的越州(绍兴)、台州、温州、杭州一带飘泊奔波。其时,李清照两次途经金华,或许就在此时,她看中了这个古老而宁静的小城。

      寓居金华
      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金兵渡淮,江、浙驿动,51岁的李清照已在杭州整理完成《金石录》,并写成了《金石录后序》。她就动身由水路沿富春江溯江而上到金华避难。
      当年10月抵达金华,诗人得到了金华父老的友善接待,使她饱受创伤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这座古老而宁静的江南小城使诗人的身心得到了休养,并在这里创作出一批不朽之作。
      历经战乱之苦而得安身之所,诗人对金华老百姓的热情和周到实在颇为感慨。这种感受在同年所写的《晓梦》一诗中更表露无遗: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因缘安期生,遍逅萼绿华。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翩翩垂发女,貌妍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烹新茶。虽乏上元术,游乐亦莫涯;人生以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身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金华的人文风物是很感亲切和喜爱的。她很快便熟悉了金华,并且交游甚广。她多次游历了金华山赤松宫,对道家的处世态度不无欣赏。李清照对金华的富庶丰饶颇为欣赏,对肥嫩如船的白藕和硕大如瓜的枣子感到十分惊喜。她与金华的市井百姓来往甚密,甚至与金华乡绅学究一道,拥炉煮茶,高谈阔论。
     当然,尽管李清照说:“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但她是一位有浓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国事家事既然已如此,想起山河破损,朝庭偏安一方,想起家破人亡,卜居江南,她便愁思万端而不得安宁。在金华所写的《打马图》、《打马赋》、《武陵春》、《题八咏楼》等诗文都传达出这种信息。
     《打马图》450余字,《打马赋》近600字,写的是李清照改良打马这种闺房游戏,实际上却寓意颇深,寄托了她的政治思想和希望,即所谓“说梅止渴,稍苏奔之心;画饼充饥,亦寓踔腾之志。”
     李清照十分热爱金华优美的山水和古老的文化,然而却又往往勾起她内心的无限愁思。她在金华第三年春天(1135年)写下一首词情凄哀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双溪”即现在婺江双溪口地段(婺州公园一带),自古为金华十景之一。暮春的双溪景色美得令人屏息,然而李清照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光,却一下勾起亡国之恨、飘零之苦、寡居之悲。
     同年春,李清照登临八咏楼(建于南朝齐隆昌元年,现尚保存完好),面对滔滔西去的婺江水,诗人联想起年轻时吟哦过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不禁感慨万千。她挥笔写下《题八咏楼》的千古绝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真是荡气回肠,“倜傥有丈夫气”。

    依旧解不开的谜
    绍兴五年五月三日后,史书有关李清照的行踪便基本没有记载,也不见诗人的新作品传世,清照此后的身世便成为一个谜。清代学者俞正燮的说法是:依弟居老于金华。
    但是有许多学者对这说法提出异议,认为李清照在金华是暂时避难,等形势缓和即回杭州。然而这同样也只是一种推测,因为金兵在绍兴四年十二月就开始撤退,然而,直到第二年五月份李清照还在金华。也有学者以史料上零星记载的绍兴十九年四月至二十一年正月间,清照曾两次以米芾帖求朱友仁跋而说明她生活在杭州,这同样十分勉强,因为曾经在杭州出现并不等于就定居在那里。
    不管怎么说,李清照的晚年是和金华这山这水这古城紧密联结在一起的。金华安顿了她年老疲惫的身心,抚慰了她深受创伤的心灵,给她悲剧的人生抹上一道温煦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