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如梦令》

  • 李清照的作品前后期风格差别较大,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这些,都是她前期的代表作。我们这次只讲她的《如梦令》这一首。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如梦令》是一种单片的小令,非常短,所以它也只能写生活当中很小的一个片段。昨天晚上,词人喝了点酒,第二天早晨酒还没全醒,所以迟迟地懒得起来。但是呢,一夜刮大风,下了雨,词人担心海棠花可能就要受损了,然后就问正在打开窗帘的丫鬟,你看看外面海棠花怎么样了。丫鬟就回答她:还是老样子。李清照不相信,然后就反驳她说:应该是“绿肥红瘦”,绿叶子长出来了,花却凋落了。

  • 25c2c43a147d494ea1287874a35c7fff.jpeg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倒叙,昨天晚上“雨疏风骤”,“疏”不是雨很稀疏,而是疏狂,稀疏的话反而海棠花就不会受损了。

  • “浓睡不消残酒”睡得很实,因为喝酒喝多了,一直到早晨起来酒劲还没有全消。

  • “试问卷帘人”,问的话省掉了,“卷帘人”是指一个丫鬟,把帘子卷起来的。问话省掉了,而“却道海棠依旧”,从这卷帘人的回答来看,显然问句是海棠花如何,回答道“海棠依旧”。丫鬟没有多少文化,一般比较粗枝大叶,看了这个花,就说还是老样子,她没有细看跟昨天有多大的不同。

  • 这一段文字来自于韩偓的《懒起》诗:

  •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 韩偓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是李商隐的姨侄,曾经做过晚唐时期的一个皇帝的宰相,当时朝政实际上在一些军阀的控制之中,皇帝只是傀儡。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这两句的重复是《如梦令》这个词牌子规定的,当然用这两个字是词人决定的。“知否?知否?”,口气宛然。比起他人“人静,人静”,“无寐,无寐”,也是这个词牌子,“知否?知否?”就显得很浑成。

  • f9fc1c905b7247bcbd9b2b9d4a90f31b.jpeg

  • 黄苏的《蓼园诗选》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跌出‘知否?知否?’”。连续两个“知否”,有点急切地反驳的意思,“应是绿肥红瘦”。尽管李清照没有起来,但听到窗子外面这一夜的风雨这么大,晓得海棠花不会还是老样子。春雨一下过之后,树叶啊,就长得快,“应是绿肥红瘦”。这里说它“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之意焉,可谓女流之藻思者矣。”

  • “绿肥红瘦”,“绿”是指绿叶,“红”是指海棠花,海棠花瘦,是海棠花打落了很多花瓣。这里“绿肥红瘦”显得无限凄婉,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 这一首词也是如此,用这种短,虽然很短却起伏跌宕,藏无数曲折,不是按照平铺直叙地写下来,而且有口语,有对话,它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表现细腻而淡淡的伤春的情节。造语工巧,平淡自然。

  • 宋人也袭用“绿肥红瘦”入词,像黄机的《谒金门》就有“风雨后,枝上绿肥红瘦。”赵善括的《好事近》就有“是处绿肥红瘦,怨东君情薄。”吴潛的《摸鱼儿》词:“满园林瘦红肥绿,休休春事无几。”都化用了李清照词的句子,可见这首词尽管十分短小,影响却不容小视。

  • 作者简介:

  • 王步高,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聘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本栏内容选自其国家级精品课程“唐宋诗词鉴赏”。为纪念王步高教授,华道人文特将此栏目的精华部分再次编发,供广大读者学习赏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