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f0f736afc37931adb882147867394042a91167.png

  •     李清照在文坛的地位非常高,被誉为“词国皇后”、“千古第一才女”。人们对她的熟悉,更多的还是因为在南渡之后的作品,词风转为凄婉动人,内容以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为主。其实,李清照能取得如此成就,并非完全因为经历坎坷,而是有着非常深厚的家学渊源。

  •     她的父亲李格非不是泛泛之辈,曾经分别拜在韩琦和苏轼的门下,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藏书非常多。李清照自小就在父祖的指导下,学文习字,故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家教。她前期的词,知名度相对较小一些,但不乏佳作,比如《如梦令》二首、《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都是清丽脱俗之作。今天我们来看看她的这首《鹧鸪天·桂花》: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a6efce1b9d16fdfa73926067262c025196ee7be2.jpeg

  •     词的上阕是直接描述桂花:着淡黄色的桂花,体态轻盈,在幽静之处并不引人注目,不过它却将香气留给了赏花者。何必非要像名花那样朱碧满身,它本身就是花中第一流的品质。

  •     梅花肯定妒忌它,菊花也一定羞愧。秋天盛开的各种花朵之中,它是百花之首。只可惜屈原却不理解它,对它没有情思,不然《离骚》里那么多花被赞美,为什么却单单少了桂花呢?

  • b151f8198618367a3dee4fb6bdd005d1b21ce59b.png

  •     这首词具体的写成时间,有人说是和丈夫赵明诚隐居时期所作,但主流观点认为,这是李清照在少女时代的作品。从它的行文艺术水平来看,并不算成熟,甚至有一些肤浅和幼稚,不过在写作手法上,却已经足见功底。

  •     我们来看第一句“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这是词人用对桂花从颜色、香气、形态等方面的描述,用词精确,回味悠长。但是在晚年后的李清照,词中同样是状物,却以白描的手法居多,而且也很少有直抒胸臆的表现,往往意犹未尽,显得风格老辣。

  • b58f8c5494eef01f16d36477725d1720be317de1.png

  •     特别是这句“自是花中第一流”,豪迈有余,而韵味却少了许多。不过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此时所写,正是李清照的心情。只有当她经过了国破家亡的悲欢离合,词中才会被注入悲凉的厚重感,也才能意在言外。

  •     其实,梅花是李清照一生赞许的,菊花也是备受钟爱的。但在这时候,李清照却将桂花极尽夸赞,认为梅花、菊花都没有它的风姿。李清照以时令着眼,将桂花称为中秋群芳之冠。

  • 8326cffc1e178a82d7683e6a64a0fd88ab77e8c9.png

  •     很多人不解,李清照夸桂花就夸桂花,为什么要将屈原拿出来批评一番。在这里,李清照当然也不是在批评圣贤,也不是年轻气盛,妄自尊大,此处更多地是在借用《离骚》为典故,进一步说明桂花体小色淡,并没有引起名家的注意。其实,屈原在《离骚》中也曾谈到过桂花,只不过用的是古称,恐怕当时的李清照并没有留意。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谁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

  •     可能本文的内容,也会有很多人持相反意见。很多人是李清照的拥趸,见不得不同的观点。其实,诗词给我们的美感,不仅在于那些朗朗上口的韵律,更在于我们的不同观点和理解。正如易安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态度,经历不同,才得出完全不同的诗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