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史上,大部分文学家都是男子,女子要想在文坛大放异彩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李清照是一个例外,她被近现代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李清照的人生并不顺利,他的丈夫赵明诚并未和她白头偕老,而是早早离世。对此,李清照曾经用“素无分香卖履之意”这句话来形容夫妻二人最后的时光。那么此话究竟何意,出自什么典故,这还要从三国时代的枭雄曹操说起。

三国时期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乱世,天子丧权,军阀混战。在这种大背景下,曹操异军突起,从召集兖州家乡的宗族兄弟和兵勇起步,逐渐挟天子令诸侯。经过官渡大战后,曹操一举奠定北方战局,坐拥大汉九州中的六个。志得意满的曹操准备南下击败江东孙氏和刘皇叔,结果赤壁惨败,只好回归北方休养生息。回到北方的曹操并不安心,他要解决后事。后事大概有三件,一是决定世子人选,二是稳固曹魏军政,三是死后人事安排。这第三件事里就包含了曹操妻妾们何去何从的问题。

曹操虽然不是帝王,但他却胜似帝王。大多数帝王死前,都不太重视妻妾问题。基本上就是皇后升级为皇太后,其他人或者入冷宫或者削发为尼,武则天就是例子。这是国家太平时期的做法,有能力供养妻妾们的餐食。三国时期,魏国虽然势大,但财政并不宽裕。曹操担心自己死后,其他妻妾们无法生活,就给儿子们留了遗言说:“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这话的意思是,我还有一些剩余的香料,可以分给夫人们。如若她们无事可做,就安排人教她们学习缝制香囊和鞋子,也可以卖钱补贴生活。

曹操这话体现了丈夫在死前关心妻子未来生计的苦心,后人总结为“分香卖履”四个字。说到这里就要开始讲述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二人了。这两人都不是普通人家出身,全是官家子弟。赵明诚父亲是赵挺之,李清照的父亲是李格非,分属北宋政坛的两个不同派系。李格非是苏门高徒,赵挺之则对苏门的部分官员很有意见。但难得的是,赵挺之和李格非彼此尊重,赵明诚和李清照又志趣相投,堪称才子配才女,于是双方结了亲家。

两人结婚后,生活和顺。但从李清照的词作来看,多少还有暴露出一点小矛盾。创作于两人刚结婚之际的那句“应是绿肥红瘦”,其实就是一句略带无奈的话。但随着两人交流增多,逐渐找到共同语言,夫妻开始共读诗书,收藏金石书画和古董,探讨古今历史时事。夫妻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加深,这段时光是夫妻两人最值得回忆的岁月。到了靖康之年,随着金兵南下,两人的幸福生活也开始出现危机。

金兵首先攻击北方大地,青州很快成为目标。夫妻二人此时已在青州生活多年,本不想离开。眼看宋军节节败退,赵明诚先接到了朝廷的调令,火速南下去金陵就职,相当于南京城的高级官员。李清照则收拾家产,随后起行。由于时间匆忙,两人似乎发生了分歧。根据李清照的记载,当时赵明诚用手指着她,说如果来不及转移家产,至少要誓死保护祖宗的牌位。她特别强调了用手指着她这个细节,由此可见,此时的赵明诚已经是“大男子主义”爆棚,令她十分郁闷。

在金兵攻克青州前,李清照南下了。但在南下的途中,李清照听说了一件让他十分恼怒的事情。赵明诚在金陵担任要职期间,竟然玩忽职守,独自逃跑。当时金陵发生了兵变,赵明诚身为高级长官应该力挽狂澜。不料他居然自己找了根绳索,连夜翻墙逃跑。这件事也让赵明诚的同僚们对他大为耻笑。她得知后愤然写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名句,言辞中表达了对逃命士大夫的不满,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赵明诚。

等到她抵达金陵后,赵明诚已经染了重疾,病入膏肓,口不能言。他伤心之余,内心百感交集。只好让丈夫用纸笔写遗言,不料丈夫连笔都拿不动了。然而更让她感到无奈的是,丈夫在感到身体抱恙,感觉可能不妙的时候,没有提前安排后事。造成她无所适从,处境和生计都十分堪忧。因此她说赵明诚“素无分香卖履之意”,言下之意就是丈夫死前不顾及妻子的生计,什么都没安排。结果一代才女被迫二婚嫁给小官张汝舟,张汝舟实际上更多的是贪图美色,人品不堪。李清照主动离婚,结果深陷牢狱九天。朋友搭救她出狱后,社会上已经各种绯闻满天飞,她晚年的心情可想而知。

结语

李清照所说的“分香卖履”典故来自于三国时代,是曹操死前给夫人妻妾们安排后事的话,担心她们无法生活。她说丈夫“素无分香卖履之意”,显然是对婚姻生活的一种痛惜,对丈夫不顾及自己感受的巨大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