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出生时其父亲正得到宋哲宗的赏识,在太学任职,因而李清照幼年时应该生活无忧,授业有方。据说李清照一岁抓周时,专挑笔墨,五岁时更是向继母提出了学文写字的要求,父母都很开明,而当时的主流文化也认为“古之贤女,无不好学,左图右史,以自儆戒”,因而李清照应该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诗文教育,《宋史》对他继母李王氏的评价是“亦善文”。固待到小姑初长成时,李清照已在京师享有诗名,并与父亲的好友晁补之、张耒等文坛名人结成忘年之交,惹得那帮王孙公子慕名相求,其中就有那不知深浅只求抱得才女归的赵明诚。

  • u=51882708,4180702110&fm=173&app=25&f=JPEG.jpeg

  • 赵明诚的出身也是非同寻常,父亲赵挺之是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的进士上第,曾为丞相,是北宋重臣。只是身在新党,与李清照的父亲分属两个阵营,在赵明诚的苦苦相求下,两家摒弃党争,结成连理。李清照少女时代有两首词可以反映出她生活的优渥和性格的坦真。一首《如梦令》,另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青梅嗅是否写的是赵明诚已无从考据,因为这词是否为李清照所作,抑或是后人仿写的易安体,历史上多有争议,但她的少女情怀和清新文笔已跃然纸上。

  • u=501682931,1401501163&fm=173&app=25&f=JPEG.jpeg

  • 娶得才女的官二代赵明诚未见得是件幸事。结婚时一个二十有一,一个十八华年,小两口感情甚好,赵明诚也欣赏妻子的才华,那时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常常夹带妻子的诗文词作在自己的作品中供同僚们传阅,而每每得到太学生们欣赏的却往往是李清照的手笔,这下赵明诚尴尬了,从最初的宠妻狂魔,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好在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金石收藏。

  • u=4207386874,1997564463&fm=173&app=25&f=JPEG.jpeg

  • 赵明诚是北宋著名的金石学家和文物收藏家。李清照在为赵明诚写的《金石录后序》中曾回忆两人年轻时求字问画,把玩金石的场景:“赵、李寒族,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那时候的太学生只有朔望才有例行休假,小夫妻聚少离多,却不堕金石之志,即便节衣缩食,也乐此不疲。

  • u=998085966,2780405197&fm=173&app=25&f=JPEG.jpeg

  • 赵明诚在整理《金石录》时,还是十分渴求老妻的帮助的,毕竟李清照极富才情。清人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记述了这样一桩趣事:赵明诚在淄州偶尔获得借阅民间人士收藏的唐代白居易手书《楞严经》时,“因上马疾驱归,与细君共赏”,急着赶回家与妻子李清照“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两人不知不觉中已到二更天,这样的品茗赏文,岂是其他一般女子可以相比拟的。

  • u=3903881194,2236235549&fm=173&app=25&f=JPEG.jpeg

  • 李清照好酒、擅赌,还是位分茶高手,想必李清照的豪爽、智慧、雅致、才华都是赵明诚所欣赏的,若非女子身份,必定也是位“致君尧舜上,能使风俗淳”的大丈夫,在这样才貌双全的妻子面前,想来赵明诚是很有压力的,试图在其他侍妾身上寻求满足也在情理之中。与欲说还休的家事相比,风雨飘摇的国事更让人心碎。赵明诚家存书册什物十余屋,焚于青州兵变,所幸《赵氏神妙帖》由李清照随身携带,未尝毁坏。

  • (编者注:原文中图片均来源于《延禧攻略》剧照,有作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