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残》

  • 宋·李清照

  •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 暮春是个很残忍的季节,鲜艳的花朵日渐暗淡,丰盈的生命日渐枯萎,美好的时光一天天流逝,这些都是怀抱美好希望的诗人所不能按受的,因此,他们多愁善感,他们怜春叹春,他们用诗歌来抒写内心的忧愁和调怅,失落和伤感。

  • image.png

  • 南宋词人李清照南渡之后,容颜憔悴,心灵苍老,很容易看花溅泪,临风伤心,写了不少交织国恨家仇和身世飘零的诗词,她的小诗《春残》即为代表作品。诗人不明说自己的离恨幽怨,不点破国家的千疮百孔,但是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般强烈的幽怨情感,细读深味,让人伤痛,让人愁怨。诗歌是这样写的: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妆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 诗题“春残”,字面意思是伤感春天逝去,美好不存,实际上暗示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随着风雨飘摇的北宋王朝的灭亡,李清照和她的家人(尤其是心爱的丈夫)经历了国破家亡之难和颠沛流离之苦,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复存在,宝贵的青春年华,美丽的容颜,甜蜜的爱情,温馨的团聚,安逸的生活,还有诗人和她的丈夫苦心营构多年的金石书画,等等,这些东西都杏然不存,诗人痛苦,失望,惆怅,郁闷,诗人复杂的心情在诗歌中体现得非常浓郁。

  • image.png

  • 人在痛苦落难的时候最容易想起故乡,想走亲人,诗人一开篇就点明了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时节是暮春,繁花凋谢,春光易逝的时候,诗人苦苦思念自己的故乡,那里有她的希望和梦想,那里有她的甜蜜和幸福,那里还有她的青春的足迹,动人的歌唱,如今,江山易主,家园破碎,亲人离散,书画丢失,丈夫先逝,只留下孤苦伶们的诗人流离南方……想起这些,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泪如雨下呢?

  • 可是,这些过去的不幸遭遇,诗人没有明说,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复杂的缘故吧,也许是百感交集,无以开口吧,诗人只觉得苦痛,只觉得颓丧,只觉得生活很没有希望。你看,诗人描写自己的生活状态,病体支离,憔悴不堪,勉强起床之后也懒得去梳妆打扮,她讨厌头发太长,梳洗不便,一切都没有兴趣,精神极度萎靡,情绪坏到极点。

  • image.png

  • 想想看吧,对于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美丽的女子来说,化妆打扮可是必备功课呀。温庭词云“梳洗罢,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女为悦己者容,这位年轻的女子,经过一番精心梳洗之后,登上江楼,从早到晚,眺望过往船只,盼望自己心上人早日归来,她要以自己最美丽的形象迎接心上人,让他惊喜,让他幸福。

  • 王昌龄诗歌《闺怨》也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胥觅封侯。”诗中这位少妇也是生活有盼头的,她精心打扮一番之后去赏春,去思念自己的丈夫。和温、王诗词笔下的女子不同,李清照笔下的女子却是心中失落困惑,茫茫一片,生活没有着落,感情没有寄托,希望变成空想,她恨秀发三干,烦恼多多,她懒梳长发,心绪凄枪。

  • image.png

  • 如果说诗歌一、二两句是侧重于直抒胸臆的话,那么诗歌三、四两句侧以景抒情。诗人把目光从内心转移到室外,写梁间燕子,絮絮叨叨,叫过不停;写蓄薇芬芳,随风飘散,泌人心脾。这些景象在心境平和的人看来,可谓赏心乐景,可是在遭难多忧的诗人看来可就是伤心哀物了,其实这是作者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哀痛的笔法,诚如王夫之所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越是燕语呢喃,情意欢快,越是花香满院,沁人心脾,就越能够反衬出诗人的心灵痛楚。

  • 在诗人最痛苦,最伤心的时候,没有亲人相随,没有朋友抚慰,只有不通情意的燕子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们叫得欢快,叫得热闹,自个儿整天叫,根本不懂,也不理会诗人的难过与惆怅,诗人怎么可能喜欢它们呢?再说那满院幽香吧,诗人的心情十分难过,处境很悲惨,哪能感受得到生活的芳香呢?

  • image.png

  • 唐代诗人杜甫晚年流落西南天地间的时候,安居成都草堂,其诗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还有诗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花鸟相亲,色味宜人,那是因为老杜生活暂时比较安定,心情较好的缘故。晚年的李清照颠沛流离,落魄潦倒,绝对没有老杜的安然和畅快。

  • image.png

  • 暮春无情,该去的照样去,该来的照样来,谁也阻挡不住时光的脚步,诗人的不幸在于她生长在王朝更迭的时代,赶上了衰世,赶上了暮春,也赶上了人生的诸多乱象,她有满胸幽愤,和她的国家一样,和她的故园一样,表达或许是一种释放和解脱,对她来讲。但是,春夏秋冬,永远不懂诗人的感受。时过千年,我们读李清照这些诗词,我们懂得了诗人的内心,四季暮春仍然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