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擅写“愁”,她在浙江避难时,写的《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中有一压轴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句话常常被人拿来与李后主绝笔《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提并论,被认为是宋词写愁“最好”的两个句子。

李后主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情”,胜在江河直下,奔流无尽的气势。李清照不能在势上压倒李煜,却能让“愁情”有了“重量”感,压得蚱蜢舟开不动。

武陵春 李清照.webp.jpg

如此看来,仿佛李清照的比喻更加高明。但是第一个写出“愁情”重量的人却并不是她,而是唐朝的王之涣。只不过,李清照在得到王之涣的诗启发后,把他诗中隐含的意思直白地展现了出来。

一、《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赏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意译:风雨过后,繁花落尽,化为含香的泥土。傍晚倚在妆台上,心身疲倦,懒得梳头。回忆往事随风散,物是人非,未曾开口泪先流。

听说双溪春光好,想去泛舟,但想到我独自一人,顿觉兴味索然。试问那窄小的舴艋舟,怎么载得动我心中那么重的愁。

上辞版《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说,李清照这首《武陵春》像“戏曲”,我深以为然。传统戏曲表现女子闺怨,开头就是先通过描写景物渲染气氛,然后开始写“懒梳妆”。所以说她这首词是“代言体”。

武陵春 李清照 2.webp.jpg

不过,李清照毕竟是大词,她不必像写曲子词一样,用繁复的笔法慢慢去写。所以,她一上来就用一句“风往尘香花已尽”,把故事的前景交待清晰明白。

词的第二句中,李清照通过“日晚倦梳头”的行为描写,暗示人物心中的“愁情”,为后文作铺垫。第三句是在说明人物为什么发愁。原来,她愁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一个人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特别是在战乱的年代里。多少人少年时代曾经怀有雄心壮志,想要去干一番大事业。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蹉跎,全都只有作罢了。

爱人逝去了,亲人离散了,眼前的景物倒还是好端端的。怎能不教人触景伤情呢。想把心中的一腔怨愁对人诉说,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大脑的逻辑中枢还来不及组织语言,情绪本能就已经下达了命令,让她哭。但是,哭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她想寻找一个办法,让自己不那么愁。

武陵春 李清照 23.webp.jpg

在下半阙的开始,她“闻说”双溪这个地方春光很美,她想去散散心。但是这个地名没起好,明知道她已经单着很久了,居然来了一个“双”溪!

于是最后她就写出了名句:这窄小的舴艋舟,载不动我心中那么重的愁。为什么舴艋舟载不动“愁”呢,因为“愁重”。用重量来比喻愁,是全词最富有想象力的地方。

二、双李一王对“愁”的描写

李清照擅长写“愁”,她曾在《醉花阴》里,通过“人比黄花瘦”来表现自己因与赵明诚短暂分离,而感到忧愁的情绪。

黄花是菊花,黄色在中文语境里面,带有“瘦”的意象。比如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瘦,有时候会说“面黄肌瘦”,这是一种病态的瘦。菊花和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经常与文人高洁的品性挂钩。

李清照的“人与黄花瘦”用得巧妙,但是单从比喻的技巧上来论,这一句还是比不上《武陵春》压轴句来得高明。

武陵春 李清照 24.webp.jpg

但是最早运用“重量”来比“愁情”的人,是唐朝奇才王之涣。王之涣有一首送别诗名叫《宴词》,李清照《武陵春》末句模仿的,正是它。

《宴词》——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这一首诗是王之涣为友人送别时所作,大意是讲:春天,长堤逶迤,春水明碧。河水与田间细小的溪水汇成一道,悠悠地向东流。

离别时候,莫要去听那欸乃的桨声,它仿佛是在催促行人快走。假如走得太慢了,只怕那些像田间细流一样的万千愁丝,会压住了船身。到时候桃溪清浅,就载不动这只小舟了。

王之涣全诗没写一个“愁”字,但是字字都是在写愁。诗的首句用“绿悠悠”的春水,表示“离别”,又仿佛和李后主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陵春 李清照 25.webp.jpg

第二句中的“畎”是指的田间小沟,代指万千细流汇合入江海。所有的愁丝都涌上来了,随着长堤春水,跟着行人一道向东走。离别让人愁烦,偏偏浆声还在那儿催促,岂不是更加重了愁烦?

于是诗人说“桃溪浅处不胜舟”。因此王之涣这首七绝,没有一个字直接说“愁”,却句句离愁。并且最关键的是他用“桃溪浅”来间接暗示了“愁情”的“重”。

词贵婉曲,但李清照却用自己的压轴句,点破了“愁”。反倒不如王之涣来得“有余味”。不过从大众接受度来讲,她的“载不动许多愁”却比王之涣的“桃溪浅处不胜舟”,更容易理解,不那么费脑子。

但是,讲起描写“愁情”最不费脑子,最具有感染力的,还是李后主的词。

结语

从王之涣、李煜到李清照,我们可以看到古人诗词作品中对“愁情”描写的相互“继承”与“改进”的脉络。

武陵春 李清照 26.webp.jpg

李煜用“一江春水”来喻“愁”,王之涣就隐晦地用“重量”来形容愁。李清照则直白地接过了王之涣的大旗,恰如其分地运用重量来形容愁。

三个人对“愁”的描写,论技巧最高明的要数王之涣,其次是李清照,最后是李煜。但是论“通俗”的程度与感染力,李煜排第一、李清照第二,王之涣的倒有些伤脑细胞。

李煜词受众一直非常广泛,毕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得既通俗又流畅,有一气呵成之感,所以他的词作情绪的感染力是最强的。

古人说写诗赋文章,要讲究一个气势,果然是有道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