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话悲凉,小词一曲道愁桑,年少不懂李清照,再读已是曲中人。


她,是千古第一女词人,但她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悲凉;或许她的词留存不多,但每一首都别具特色,这首《声声慢》更是一字一泪,道尽人间孤寂落寞、悲凉愁苦之情。


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诗词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一连七组叠词,到底是怎样的心绪,用这么多的叠词才能排遣?


叠词本就难以把控,尤其是宋词更多的时候是用来唱的,她用了七组叠词,足以看出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在文学、音乐的造诣都有着大家风范,给人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词中藏愁,字中含泪,或许就是这首诗的写照吧,读完心中的压抑之感更是久久无法散去,仿佛能够看到她当时的孤寂落寞之情。

李清照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与她的身世有着很大的关系,更多的则是她的遭遇让她的心境不断转化,最后才能达到这样千古的成就。


李清照的身世并不寻常,家中更是书香门第,文字的积累是她日后一飞冲天的翅膀,她早期的词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爱情生活,当时的词早已初露锋芒;而真正让她的词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则是南渡之后,两者之间,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她们就像是李清照的前世今生。


一个是深闺之中无忧无虑的大小姐,一个则是饱受摧残的亡国妇人,两世的历程,又怎能不爆发?


每次读她的词,都有一种想要了解她的想法,但每次读完之后却都有不一样的认知。


原来,是我浅薄了,我们只能在词中看到她的一面,却无法完整的看到真正的她,哪怕是将她的词全部读完,或许只能算是初懂她吧。


这样一位千古女词人,又如何让人不叹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