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有诗无达诂的说法。

  • 这当然有道理。

  • 古诗偏短,文字稀少,信息本不充分,想通达的理解就会有困难。

  • 但诗歌必然是传达信息的。好的诗歌一定会传达清晰的信息。诗歌特别擅长表达特定场景下的特定情感。这样,诗人就必须给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场景

  • 抓住创作场景,就抓住了诗歌理解的七寸!

  • 这是诗歌的特征决定的。

  • 还原这个场景,做到“身临其境”——就是准确理解诗歌的第一捷径。

  • f636afc379310a5523cbe82981d272af80261098.jpeg

  • 静夜思

  • 先拿《静夜思》试刀。

  • 《静夜思》容易理解,因为其场景非常明晰。

  • 试从叙事的四个基本要素上分析。

  • 人物:李白。

  • 事件:思乡。

  • 时间:半夜。

  • 地点:异地、床上。

  • 合起来就是一个明晰的场景:李白客居异地,半夜难眠,坐在床上想家。

  • ——《静夜思》有啥不好理解的?

  • 还诗无达诂吗?

    f11f3a292df5e0fea3464a246bf705ae5fdf72d2.jpeg

  • 醉花阴

  • 下面就用这种方法尝试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 让我们去复原《醉花阴》的创作场景。

  • 醉花阴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还原场景,先要把握最简单明晰的叙事信息。

  • 人物:李清照。

  • 事件:焚香,失眠,把酒。

  • 时间:重阳节:“昼”——半夜——黄昏。

  • 地点:家中、床上、东篱。

  • 其中有一些细节,是组成场景的重要元素,为了准确,需要深究。

  • 时间错乱——从昼,到半夜,再到黄昏。

  •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昼——黄昏——半夜。

  • 为什么会这样?

  • 道理很简单。

  • 上阕从“永昼”到“半夜凉初透”——冻醒了。

  • 下阕“东篱把酒黄昏后”应该是冻醒、失眠后的回想。

  • 因为当天是重阳节,人们有把酒赏花的习俗。

  • 现在,我们把整个场景整理清。

  • 李清照:明诚,你不知道,一个人在家的日子好无聊啊,好漫长啊,天也不阴不阳的,点根香薰薰那个啥吧——无聊。今天还是节日,你知道不?还是重阳节!你若在家,我们去登高祈福啊,游乐赏菊啊——现在我一个人在家,憋也要憋出毛病了啊。睡觉去,刚才又冻醒。想起白天看那菊花,我觉得我就是那西风中菊花啊。我甚至还不如那菊花!

  • 这就是《醉花阴》的文字层面的基本理解。

  • 在这基础场景之上,我们还可以继续扩展李清照的创作场景。

  • 想起一首诗——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朱萸少一人。

  • 想起一个掌故——易安以《醉花阴·重阳》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 这个掌故反映出李清照的新婚甜蜜。《醉花阴》是写给赵明诚的,表达的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 其实《醉花阴》不应该拿给朋友看。

  • 虽然雅致,但写的也是闺阁秘事——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要是你在,不就不凉了。也能睡着了。

  • 不过,赵明诚心大。就这样给朋友们看了。

  • 这是赵明诚的事情。

  • 我们来谈诗歌——陆德夫凭什么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绝佳?

  • 注意这个场景性细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莫道?似乎有人”道“过?

  • 谁?是谁说李清照“不销魂”了?

  • 这个人只能是赵明诚。

  • 但是,新的问题是,远在异地的赵明诚会说她不销魂吗?

  • 当然不会。当时没有手机,赵明诚即便想说,也无从说起。

  • 其实,这是李清照自己睡不着瞎想的。

  •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却是有原因的。

  • 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

  • 你想,李清照给赵明诚描述重阳把酒赏菊的情景,赵明诚会怎么想?他会不会说:好啊,我在外奔波劳碌,你却在家里饮酒赏菊,你也太舒服了吧?这个意思只有李清照将赵明诚拉入场景中才可以理解到。

  • 但李清照“莫道不销魂”,一定是赵明诚说了“不销魂”了。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也有巧妙之处。

  • 《醉花阴》的下阕只有这一个场景。

  • 这一场景一定是李清照精选的。

  • 李清照为什么会选取这样一个生活场景?

  • 进入李清照的创作场景,我们可以做个简单推测——她一定会选个赵明诚好理解的,而最好理解的就是赵明诚经历过的,只有这样,才容易唤起赵明诚的回忆。

  • 96dda144ad34598205969ebc346300abcbef8419.jpeg

  • 夫妻同写《金石录》

  •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去年的重阳节李清照是如何度过的?同样是重阳节,去年你在家,我们一起“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注意“有暗香盈袖”——暗香盈的是李清照的袖,赵明诚怎么知道?——他若是不拉过衣袖去闻,怎么知道?——这里有新婚夫妻的小亲昵。

  • 然而,今年虽然一切照旧,可是你不在家,你看我就瘦了。

  • 而且瘦得很,比黄花还瘦!

  • 这个联系,其实李清照有安排的。

  • 注意上阕的“佳节又重阳”的“又”字。

  • 这是很巧妙的安排。

  • 在李清照和赵明诚的语境中,这个“又”安必然会让双方回忆起去年的重阳节,而且处处都是对比。

  • 去年的黄花和今年的是一样的,但是去年的我和今年不一样了。

  • 其实,不一样的不仅是我,还有我的生活,我的心情。

  • 这些内容,赵明诚和李清照都是”过来人“——在场景中,一看就懂。

  • 我们读时,就难了。

  • 所以,想深入准确地理解,必须进入诗人的创作场景中。

  • 进不去,一堵高墙耳!

  • 进得去,繁花似锦!

  • 现在,你应该理解这个“又”字的厉害——它要引发的是赵明诚的一个回忆,一个对比,一种感情。这个“又”字使整个文本的内容从今年一年翻作了两年,而且实现了“1+1﹥2”的效果。

  • 真是细腻生动真切可感。

  • 其实,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确实很好,但是,最有价值的,居于核心地位的,我却认为是这个“又”字。这一个字,使整首词多了一幅虚影,具有了立体感。

  • 进入场景愈深,理解诗人愈真。我们可以再进一步。

  • 比照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词。

  •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 这首词语句清新,语意明了。

  • 场景:李清照从卖花人那里买了一枝含苞欲放的鲜花,花色明艳,花瓣上还带着彩霞般的露水。花这么漂亮,李清照担心了,担心老公认为自己的花容没有这花朵漂亮。我怎么会没有这花瓣漂亮呢?于是,把花瓣插在鬓角,非要老公说说,到底是花漂亮还是自己漂亮!

  • 我们在这里可以想象一下,李清照把花插在头上,在赵明诚面前跳来跳去,一定要他说出花儿和自己谁更漂亮的样子有多么活泼,多么可爱。

  • 有这个想象,你就可以更好的想象李清照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那种“即瞋视而有情”的可爱神态。

  • 李清照作为古今第一女词人,其开明的家庭环境是稀有的,其性格的开朗也是稀有的。在那样的一个社会,李清照其实是一个现实版的黄蓉。

  • 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李清照可能不是绝版,但绝对是珍品。

  • 遇到赵明诚,可惜了李清照。

  • 对他说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不懂。懂了就不会拿给人看。

  •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是闺阁密语,独自享受最好。

  • 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绝佳——难道他看懂了?

  • 怕也只有李清照这种开明的女子才能受得了这个赵明诚。

  • 但是,我想,李清照在内心里会有看他不上的意味。

  • 传说,赵明诚因为兵乱逃离职守被免职。不久,李清照和赵明诚逃难行径乌江,李清照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不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我们听了无所谓。但逃职的赵明诚呢?

  • 这首短诗,足以让真明诚想起花蕊夫人的《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兵乱没成,作为主官,我先逃了,被免职——是个男儿吗?

  • 李清照自视清高的人,不能容人。

  • 但被妻子讽刺,是什么滋味?

  • 不久,赵明诚病死,49岁。

  • 当时,李清照46岁。

  • 两人共同生活了28年。

  • 看到这里的你,有福了。

  • 前提是你的喜欢文学阅读。

  • 你将看到最先进的阅读理论——阅读模型。是我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 接受美学让知音传统灰飞烟灭,从此读者和作者再无交集。然而,作者写作只为了稿酬吗?现在纸质图书正在失去存在价值——那么作者还有什么生存基础?难道创作从此灭绝,作者从此绝种?不会!因为作者是有价值的——他总是将自己那么一点点独得的感知记录下来,让读者从中受益——作者对于人类的整体提升是不可黄或缺的。

  • 阅读模型理论承认作者创作了文本,但不承认作者是解读文本的权威。阅读模型理论创新了前阅读,解释了不同读者乃至同一读者不同时间阅读同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理解的原理——那就是变化不定的前阅读——不同的人决定于不同的阅读能力、阅读目的、阅读偏好等;同一个人决定于自己不同时间的主观因素变化——包括刚读的经历都会成为你下一次阅读的“前阅读”。

  • 这就是阅读模型理论。

  • 记住:

  • 文本的意义是稳定的,是可以准确把握的。但是,文本是一个无限可分无限延展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完全把握的。幸亏,阅读也没有必要100%把握,掌握主要的、需要的也就行了。

  • 阅读是提升自己的一条途径。阅读是因为作者给我们提供了思想、见识、情感等有价值的东西。阅读是我们赚了,不要想着我出钱了,作者应该感谢我。那你就不要阅读了。感谢作者,是阅读的前提。

  • 做作者的知音。是最幸福的阅读。

  • 我的研究文学评论,大学、中学、小学的阅读教学以及应试是有良好效用的。因为它告诉你,阅读可以很精确,也能够很精确——这符合研究的考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