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g-223.jpeg

  •  李清照(1084一1155后),女,自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在诗词方面有深厚造诣和突出成就,是我国历史上广大妇女聪明才智不可磨灭的主要标志。

  •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靖康之变”,宋王室南渡。李清照南渡后,历经国破家亡,丧夫之痛,奔亡于道,经受了孀妇颠沛流离之苦,她于绍兴四年(1134)自临安抵金华。在金华期间,登临有名的八咏楼,写下了《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光辉诗篇。歌颂了雄伟壮丽的祖国山河。绍兴五年(1135)暮春的一天,正当金华名胜双溪,落英缤纷,碧波荡漾,一对对游人划着小船在溪上嬉戏游览时,李清照欲游又止,感慨万千,含着两眶清泪,低吟了一首哀感伤绝的《武陵春》新词:“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抒写了她流离异乡,无依无靠的深重忧愁。

  •  李清照一生有许多著作,但作品大都散失,特别是宋时文人名士多嗜茶,至今留存许多光照千古的咏茶诗,但李清照留存的茶事诗词极为稀少。《全宋词鉴赏辞典》共收入李清照词46首,其中有关茗茶的词仅三首,李清照茗茶词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晨起梦断香茶消梦。宋时咏茶诗词中极为少见。今将这三首词的全文及其鉴赏意境分述如下。

  •  小重山

  •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  李清照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时,嫁于山东诸城人金石收藏家赵明诚为妻。赵长李三岁。婚后情投意合,志同道合。但赵明诚出仕。官历出守莱州,知湖州军州事等职。经常因公在外,常年牵动李清照的离情别绪。《小重山》这首词就反映了李清照的这种心情。前三句是说春天已经来了,阶前小草开始返青,而自己的良人未归。次三句是说晨起茗茶的情景。宋时茶是饼茶,饮用时须先碾后煮。“碧云”指茶的颜色,“笼”是贮茶的器具,“碾玉成尘”是说将茶碾成碎末,犹如碧玉成屑。接着是说晓梦初醒,梦中事仍残留在心。于是喝了一杯香茗,使人神智清爽,梦意尽消。词的下片是写景,把时间由清晓推移到黄昏。“东君”指春天之神,“花影”指上片所说的江梅。意思是丈夫常年外出,已两年三个春天(其中一年为闰年“两头春”),没有在家度过了。于是急切呼唤远人归来,倍加珍惜地度过今春的大好时光。整首词从春草返青到江梅初绽,其中突出春晨早起春茶驱梦,最后冲口而出“归来也,著意过今春”,把全词抒情推向了高潮。

  •  鹧鸪天

  •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秋己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李清照南渡后既失去了故国故乡,又失去了至亲亲人(赵明诚于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病亡),处于无限痛楚的心情中。词的上片前两句,意为带着寒意的阳光,透过锁窗照在室内。梧桐对瑟瑟秋风,非但不是畏惧反而产生恨心。后两句是说昨夜借酒消愁酒喝多了,今晨醒来.为梦断消意需饮浓浓的团茶,茶味虽然带苦但更闻到瑞脑的香味.有甘淡清醇的感觉。下片词是说秋天将过去,但白日仍觉比春夏还长。反应了词人孤独寂寞度日如年的愁情。仲宣,是汉末文学家王粲的字。王粲怀才不遇,作《登楼赋》抒发滞留他乡的凄凉。词人有家归不得,感到比仲宣“更凄凉”。词的最后两句是说心有怀乡之意但又无可奈何。不如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  摊破浣溪沙

  •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热水,莫分茶。

  •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  李清照南渡后,一个时期处于病态中。词的上片突出写病情。意思是病体初愈身体显得更为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飞霜。静卧床上看望窗外弯缺弦月,淡光洒满纱窗。自己病后调理,茶汤要连梢豆蔻煎成熟水后再煮。“分茶”是宋时沏茶时获得情趣技巧的闲情雅事。“莫分茶”就是不要让沏茶成为显示技艺的游戏,茶汤要保持二月豆蔻梢头娇嫩甜香的本味。这样的茶汤既可调理病情,更能驱消梦意。词下片意是养病期间闲居无事,可以愿阅读枕边诗书,看望门前风物景象经过细雨飘洒,树木花草被洗刷得极为明净动人。“木犀花”,即桂花。她认为桂花以清纯幽香无私地给人欣赏,只有奉献而无索取。词人在另一首《鹧鸪天》中,对桂花有“自是花中第一流”“画栏开处冠中秋”之句。把桂花品格提到她最喜爱的梅花之上。本词生动惟妙的是前片“莫分茶”与后片“木犀花”对称,更显示了茶桂无私奉献的气质风度,自喻与茶桂高尚品德相吻合。

  •  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在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第闲居那段时期,是她感到生活愉快充实而又意义的一段时期。他们受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启发,把书房称做“归来堂”。平日整理好图书,二人饮茶逗趣,以诗词唱和,她记述这段时期生活时说:“余性偶强记,每饭后,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谋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后人把他们这种饮茶逗趣美名曰:“饮茶助学”,也有人称为“茗茶行茶令”。为茶事增添了风韵。

  •  注:饮茶助学图原载《八婺茶韵》115页。

  •    *图片来源于网络(清照网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