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热播,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的这首《如梦令》又被翻了出来。全篇是: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的这首词本来就家喻户晓,如果让一个人背一首李清照的词,估计除了“人比黄花瘦”那一首,就是这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了。

  • 根据题主的问题,我们要分析“绿肥红瘦” 是什么意思?老街以为应该先看看绿、红的词性。

  • 2019%2F01%2F26%2F14e3057b92094cde9be60cb497414a2d.jpeg

  • 一、什么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眼中的”绿“还能肥吗?肥瘦都是用来形容人或者动物的,拿来形容植物就是诗人的语言了。

  • 这首词的绿是绿叶,红是红花,应该是绿叶渐多,红花凋谢越来越少的意思。 绿叶和红花中的“绿和红”都是形容词,这里是诗家语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2019%2F01%2F26%2F4929dc40dfcf4d9f8a0d34a3913e8f0f.jpeg

  • 二、颜色词语即是名词也是动词

  • 颜色其实有两种词性。我们最常使用的颜色词有8种:‘红、黄、白、黑、绿、蓝、紫、灰“,这些颜色词被称之为辨色词。这些颜色词有既是形容词也是名词,但是使用的方式不同

  • 1、名词

  • 一方面分辨、指称某类色彩,属于名词。比如‘红’原本是分辨、指称红这种色彩,我们可以说:这个”黑“不好看,改成”蓝“吧。

  • 2、形容词

  • 另一方面表示事物的色彩属性,又属于形容词,例如:红裙子、绿叶、红花等。这里的颜色就是形容词了。

  • 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红,是形容色作名词用。

  • 2019%2F01%2F26%2Fd2454798c21c425f8c4d048d7ec2d55b.jpeg

  • 三 绿肥红瘦的影响

  • 把绿叶红花用肥、瘦来形容似乎是李清照的创举。在当时就有不小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用法在南宋才开始见到,其他使用”绿肥红瘦“的诗人好像都比李清照年轻。例如:

  • [宋] 赵长卿 《鹧鸪天·谡谡东风作雨寒》

  • 绿肥红瘦春归去,恨逼愁侵酒怎宽。

  • [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水龙吟·阑风长雨连霄》

  • 2019%2F01%2F26%2Fa64adce1fc3b427fb195832765d17a2a.jpeg

  • 结束语

  •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是正午阳光的影视作品。不过,这部电视剧老街还没有看过,据说台词经常被吐槽,我也就没有了看的兴趣。

  • 相关知识链接(编者按):

  • 赵长卿 (宋代著名词人)

  • 宋·赵长卿.jpg赵长卿,生卒年均不详(约1224年前后在世),号仙源居士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尝买一妾,名文卿,教之习苏书,又能唱苏词。三年约满,为其母嫁于一农夫,常常寄所作词或片纸问讯,长卿每为酬答。长卿词以文词通俗,善抒情爱著名,有《仙源居士惜香乐府》九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 词学家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 赵长卿《鹧鸪天·谡谡东风作雨寒》

  • 谡谡东风作雨寒。无言独自凭栏干。绿肥红瘦春归去,恨逼愁侵酒怎宽。

  • 追往事,惜花残。残花往事总相关。风光台上伤心处,此意人休作等闲。

  • 魏了翁 (南宋著名理学家、大臣)

  • 宋·魏了翁.jpg魏了翁(1178年6月25日-1237年4月14日 [1]  )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县(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掌权时,力辞召命,后历知汉州、眉州、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等地。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到诬陷,被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复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入朝任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旋即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封临邛郡开国侯。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博极群书,推崇理学,反对佛老学说。他师承朱熹学派的学术思想,后又受陆九渊派学说影响,终至“折衷朱陆”将两派学说融会变通,转到以心学为主的立场,成一家之言,与真德秀齐名。其学术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认为“心即天,心即理”,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主张“尽心以求诸理”,借此以“端正人心”,为革除时弊,谋求改良服务。

  • 魏了翁诗文造诣很深,时值“南宋之衰,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他“容与其间,独以穷经学古,自为一家”,“其天姿本自绝异,故自中年以后,覃思经术,造诣益深。所作醇正有法,而纡徐宕折,出乎自然。绝不染江湖游士叫嚣狂诞之风,亦不染讲学诸儒空疏拘腐之病。在南宋中叶,可谓翛然於流俗外矣”。 [16] 

  • 而在多达一百零九卷的《鹤山全集》中,有三卷长短句,其中十分之九为寿词,为宋人词集所罕有。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7以为“皆寿词之得体者。”张炎《词源》卷下则云:“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

  • 魏了翁生平著述颇丰,遗稿由其子魏近思、魏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109卷、《九经要义》263卷、《国朝会典》200卷、《古今考》20卷、《经外杂钞》3卷以及《周易集义》、《易举隅》、《周礼井田图说》、《蕉窗杂录》、《豳风考》、《正朔考》、《师友雅言》,以及大量题跋、奏议、铭文辑录等。 [19] 

  • 他的诗词作品被辑录为《鹤山诗集》、《魏了翁词》、《鹤山长短句》等。《全宋诗》、《全宋词》亦收录有其作品。

  • 魏了翁《水龙吟·阑风长雨连霄》

  • 阑风长雨连霄,昨朝晴色随轩骤。松声花气,江烟浦树,如相迎候。山送青来,僧随麦去,山为吾有。更搘筇直上,薜萝深处,云垂幄、藓成甃。未至相如独後。对山尊、劝酬多又。记曾犯雪,重来已是,绿肥红瘦。好语时闻,忧端未歇,倚风搔首。谩持觞自慰,冰山安在,此山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