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改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靖康之难被迫南渡,和丈夫病故家破人亡,成为李词前后的分界。一连串变故和打击,以及生活的困顿,使后期李清照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由前期的清纯少女和清丽少妇,变成一个饱经忧患、愁寂哀婉的中年妇女。 
  主体特质之一: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志同道合,意趣相投。他们诗词唱和,共研金石,同赴宴集,相伴出游,感情十分浓挚热烈。但不幸的是南渡只几年,赵明诚身患疟疾而病逝,给李清照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在凄苦悲凉中咀嚼余生。就在夫亡不久,李清照写下了悼亡词《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词写五更春风惊梦,追念以往的爱情生活,回首遥望建康,深表对亡夫的悼念之情。凄紧暗冷的“五更风”穿过袭来,惊醒正做好梦的词人,一下子梦境全消,空荡荡一无所存。也许梦中和亲人一起登楼远眺,梦醒却是孤单影只,无人相伴了。越是在孤独与痛苦之中,人们便越是会常忆起过去的细事,希望从饱含幸福与辛酸的回忆中得到一点安慰。金兵南下前,李清照与丈夫一起论诗、品茗,研讨金石书画,“玉钗斜拨火”这一细节描写正是对那时美好生活的具体回想。可今天那一切都像燃尽的“宝篆”一样烟消香散,都像被风吹走的迷梦一样无影无踪。词人纵目回望,凄凉的烟雨隔断了视线,已难以望见丈夫的栖身之家,更难以望见那被践踏的北国河山。词人满江春水千般的愁恨,无论醉中、醒中总在心中荡漾而无法消解。只好将国破、夫亡、家散的满腔悲痛及愤怒的泪水掸向征鸿让它传书寄情。 
  主体特质之二:对北方故土的怀念 
  在战乱的年头,凡是逃难到异乡的人,总是希望及早的反攻,收复故土。李清照所思念的故乡,是金人铁蹄下的故乡;她的思乡感情与那时由北而南的人们的思乡感情相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试看她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风柔日和脱掉棉衣换上夹衫,只觉轻松暖融,心情舒畅,但早春乍暖还寒,刚刚睡起略觉寒意袭扰,也许正是这“微寒”和“梅残”的情境,使她的心抖动了一下,联想到寒意料峭的北方故乡。词人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割舍思乡怀土之情。她才举杯指望在沉醉中摆脱乡思之苦,于是“沉水”香料燃消殆尽,然而醉意仍未消除,足见为解乡愁饮酒之多、醉意之浓了。酒气比香气浓烈持久,思乡怀土之绪比酒更浓烈几分。要不怎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慈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呢?分明是“醉后也难忘”了。

 

image.png


  主体特质之三:对羁旅漂泊的吟伤 
  李清照的作品中充满的都是血和泪。国破人亡、颠沛流离,病贫孤苦、漂泊失所,受欺凌、遭诬陷,这些她都有深切而具体的感受。客居异乡、流寓江浙的李清照,白日唯见庭中的芭蕉树,三更兼听雨打芭蕉的浙沥声响,孤独忧伤难耐,思国怀乡之情益加深沉浓重,就挥笔写下了《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雨打芭蕉是南方的情况,从北方来的人听不惯,睡不着,真愁坏了,正因为愁损得厉害,躺不住了,只有起来。这是乱世羁旅漂泊的传神写照。金兵侵占中原,被迫离开故土逃至南方的“北人”何止千千万万?此词既抒写了个人的感受,同时也道出了当时无数难民的心声,具有更为深广的现实意义。 
  李清照晚年词中那种十字架般沉重的悲愁凄苦,那种深重优患意识,那种绝世的孤独漂泊感,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得到深沉倾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整首诗都用了悲凉凄惨的调,从作者角度分析,当时正值晚年,一些生活细节也看得如此悲凉,并以此来表现自己痛苦的心境,平实的语句中透的词义却是似浅实深。上片开笔连用七组叠词字来概括悲切孤苦的心境,奇特而生动。下片继续借眼前景物来倾诉忧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在词中,无论忽寒忽暖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忽起的秋风、天上的大雁、满地的黄花,还是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景景含愁,处处成愁。这种浓重的凄苦氛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的愁苦,强烈震撼了读者的心。